西安交通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簡介

發布時間:2020-06-0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西安交通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簡介

西安交通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安交通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簡介 正文

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的前身是1984年恢復建立的化學與化學工程系,下設化工教研室、化機教研室、高分子教研室和基礎化學教研室等。1995年隨著各學科的發展而成立化學工程學院。1999年學院新組建環境工程系并更名為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2004年學院主體與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合并。隨著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能源化工行業的蓬勃發展,2012年成立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簡稱化工學院)。化工學院將圍繞國家和西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特別是能源化工業的快速發展勢頭,按照高起點、高水平、國際化的建設思路,探索人才培養創新之路,在科學研究和新技術工程應用兩方面建成一流水平。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截至目前,教職工共129人,其中教師77人,專職科研人員34人,實驗技術人員4人。教師隊伍中教授24人,特聘研究員7人,副教授36人,講師17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級青年人才5人,省部級人才10人,陜西省科技新星1人,學校青年拔尖人才16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自2012年以來,學院已聘請了40余名國內外知名教授學者和企業專家等擔任我院名譽教授、兼職教授和客座教授,為學生開設各類講座課程,為學院的發展提供支撐。2019年獲批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獲批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學院學科特色鮮明,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2016年首次參評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獲得B+(并列第15名),化工過程機械二級學科所屬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獲得A+(并列第1名)。學院下設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兩個本科專業,其中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入選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獲批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陜西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在校本科生387名。近六年,已培養本科畢業生525名,畢業生需求旺盛。2019年,本科生就業率達100%,保研比例27.5%,繼續深造比例65%(含出國深造率20%)。本科生參與各類學科級競賽獲得省級以上獎項67項,主要有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Meritorious Winner3項、Honorable Mentions2項,全國機器人大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大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過程裝備實踐與創新大賽特等獎,首屆“絲綢之路”國際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等。學院具有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化工過程機械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目前,在籍博士研究生89名,碩士研究生213名。近六年,已培養博士生 61名,碩士生 239名,研究生就業率均為100%,共有24名博士生赴海外高校進行聯合培養,研究生先后獲得國際知名學術會議優秀論文獎2項,國家級學科競賽獎5項,教育部主辦“國創計劃十周年”最佳導師獎1項、創新明星獎1項,陜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篇,西安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1項,校優秀博士學位論文7篇。畢業生需求旺盛,主要從事煤化工、石油化工、能源、環保、醫藥、電子及金融等相關領域的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程設計及運行維護、工程監理、高級行政管理及工作。2017年,本科生、研究生就業率均為100%。
二十幾年來,學院逐漸形成的優勢和特色研究方向為:(1)能源化工工藝系統集成與排放控制。該方向針對工業過程生態化、水系統集成、能量系統集成和氫氣系統集成等化工節能與化工過程集成的理論與應用研究,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2)能源化工過程強化與放大。該方向致力于超臨界流體過程、反應和分離的耦合技術、外場協同作用以及非常規介質、熱質傳遞等過程強化技術在能源生產中的應用基礎和工程放大研究。圍繞能源化工領域的重大問題和現實需求,推進過程強化與放大技術在能源化工領域的應用;(3)煤-油-氣-鹽資源的綠色轉化。該方向將各類新型催化反應與分離技術在石油化工、天然氣化工、鹽化工和煤化工中應用,提供基礎理論的支撐和工程應用的示范;(4)能源化工系統及裝備的長周期安全運行。該方向開展了大量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為過程裝備安全可靠運行提供了理論與技術支持。(5)高效化工過程機械與設備技術。圍繞過程工業急需的裝備開展理論與應用技術研究,為能源化工提供關鍵裝備技術。
近年來學院承擔國家973課題2項,863課題3項,國家重大專項課題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1項,國防973課題1項,國際合作項目4項。此外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3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1項,獲批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及青年基金60余項,以及省部級及企業合作項目180余項。近三年發表SCI論文350余篇(ESI論文10篇),EI論文15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70余件,中英文專著8部(章),獲省部級獎5項,國際獎項2項,在化工系統集成優化、天然氣壓縮機、太陽能利用等多方面實現成果轉化。學院具有多個省部級科研基地。2018年7月成立“西安交通大學-利物浦大學化學化工國際聯合實驗室”,2017年12月獲批成立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石油和化工行業煤基碳材料重點實驗室”,2017年9月獲批聯合建設“廣東省高性能建筑材料及涂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7年6月成立“西安交通大學-牛津大學催化國際聯合實驗室”,2015年9月獲批成立“陜西省能源化工過程強化重點實驗室”。此外學院與西北化工研究院、華陸工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陜西渭河煤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組建“陜西省煤化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陜西煤業化工技術研究院合作成立“能源化工工藝及裝備技術聯合研發中心”。
在“一帶一路”的時代背景下,為落實西安交通大學 “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發展規劃,本學院積極推動國際交流,搭建國際聯合研究平臺:2017年與牛津大學合作成立了“西安交通大學-牛津大學催化國際聯合實驗室”;2018年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簽署了創建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及人才培養相關協議,發起成立“絲綢之路大學聯盟化工子聯盟”,成立“西安交通大學利物浦大學化學化工聯合實驗室”。近三年在讀及畢業外籍博士生10余人;本學院已成功主辦大型系列國際學術會議2次,每年邀請海外知名學者講座交流和教師參加境外國際會議年100余人次。學院注重本科生國際交流,每年選拔學生參加中法4+4、UTT項目,于2018年首次開展“魅力化工牛津劍橋名校行”項目,并通過與東京理科大學合作的“櫻花計劃”吸引優質生源。近三年,學生出國境交流及境外學生來訪百余人次,出訪學校包括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大學、法國馬賽中央理工大學、特魯瓦科技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東京理科大學、俄羅斯圣彼得堡理工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臺灣地區的十余所高校。
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將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中西部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國際化工學科前沿,圍繞能源、化工、材料等領域的可持續發展主題,進一步發展化學工程與技術等學科的優勢方向,并拓寬學科方向,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建設并拓展新的專業,實施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全面開展與國際接軌的教育教學實踐,推動學院國際化人才培養,進一步開拓學生的國際化視野,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水平人才;經過不懈的努力,力爭成為國內和國際化工領軍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高水平平臺,為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
2020年1月更新
 

西安交通大學

添加西安交通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安交通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安交通大學報錄比、西安交通大學考研群、西安交通大學學姐微信、西安交通大學考研真題、西安交通大學專業目錄、西安交通大學排名、西安交通大學保研、西安交通大學公眾號、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安交通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安交通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xianjiaotong/yanjiushengyuan_330726.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