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科技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設計學碩士簡介

發布時間:2020-04-28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遼寧科技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設計學碩士簡介

遼寧科技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設計學碩士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遼寧科技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設計學碩士簡介 正文

 
設計學 學科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發布日期:2019-09-09 
 
 
一、學科簡介
 
2017年學院獲批藝術學門類設計學一級學科,下設三個專業學科方向。即以建筑學和環境設計專業為依托的建筑與環境藝術設計研究,以動畫和視覺傳達專業為依托的動畫與新媒體影像設計研究,以工業設計和產品設計專業為依托的工業設計與工藝美術設計研究三個學科方向。
 
學院以“國際交流合作、服務地方經濟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服務于我校冶金工業特色、服務于行業需求”,為發展策略。依托學校工科專業的背景和優勢,立足遼寧中部地區傳統文化產業升級,圍繞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建設,以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工業文化研究、鞍山地域文化研究、行業需求發展研究為背景,在傳統文化設計再研究、光環境健康設計研究、數字藝術與科技設計研究、智能產品設計研究,四個研究領域展開。開拓前沿設計領域,努力探索學科未來發展趨勢,培養設計學科高層次研究人才。 
 
學院注重藝術與科學的結合,追蹤設計學學科體系的理論規律和設計學科國際發展的前沿動態,注重跨學科、跨文化的教學研究與實踐,建構起圍繞“藝術與科技交叉融合”為鮮明特色的教學研究型的設計教育體系。經過多年建設,逐漸形成了“基于遼寧地區特色產業的建筑與環境設計”、“民間傳統手工藝技術與現代設計藝術的結合”、“藝術研究與科技應用相結合”、“多學科門類交叉融合,組建藝術與科技學術團隊”等,形成“藝-工”結合的學科特色。
 
二、培養目標
 
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德優良,學風嚴謹,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深厚的學術修養與學術道德,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團結協作和開拓創新能力強。集文化傳承和現代創新于一體,兼通藝術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傳播學等學科知識,具有多學科交叉、滲透、融合的特點。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培養設計學科高層次研究人才。 
 
具體要求如下:
 
1.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方法、建立穩定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實踐基地,加強設計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實踐考核評價,促進實踐與課題研究、畢業創作的緊密結合,實現設計研究的模塊化、系統化的教學與研究模式。
 
2.學習和掌握設計學學科體系的理論規律和發展前沿,運用設計學的方法論研究古今中外設計活動的創造原理,注重現代科技與藝術并置,在設計理論與設計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探索設計歷史、設計思考、設計批評、設計美學、設計產業、設計教育等領域的創新規律。
 
3.發揮導師工作室的特點,增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系。加強校企合作和案例教學,按照“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利共贏、協調創新”的原則,構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多元一體的合作培養模式。以項目研究、專題研究、探究式研究等產學研結合的模式。讓學生學會運用合理而創新的方法,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三、研究方向
 
    1. 建筑與環境藝術設計研究
 
2. 動畫與新媒體影像設計研究
 
3. 工業設計與工藝美術設計研究
 
    四、學習年限及培養方式
 
1. 學習期限
 
實行彈性學制,一般為2.5年。要求研究生在校學習全部課程,并要完成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論文答辯等非課程環節及論文研究撰寫工作。課程學習為一年,畢業設計與論文工作時間不少于1年。碩士研究生的學習年限原則上不超過5年。
 
2. 培養方式
 
(1)導師負責制與導師組集體培養相結合。導師是碩士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負責人,導師組配合導師,充分發揮集體培養的優勢。為推進研究生的個性化培養,導師根據所帶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其培養計劃,在和研究生本人商議后實施。
 
(2)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提倡采用研討式、專題式、啟發式等教學方法,把課堂講授、交流研討、作品分析與實踐等有機結合,加大對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3)學分制。課程總學分不少于28學分,一般在導師指導下按照其研究方向的要求選修研究生課程。
 
五、課程設置與學分要求(具體見課程設置一覽表)
 
應修課程總學分不少于28學分,其中學位必修課不少于10學分。
選修課
 
為使研究生拓寬知識面或加深某方面知識拓展,鼓勵學生跨專業選修1-2門選修課及參與本專業或相關學科的前沿報告。
補修課
 
跨學科或以同等學力考入的碩士研究生,必須在導師指導下確定2-3門本學科的本科生主干課程作為補修課程。
 
六、必修環節
 
必修環節包括開題報告、參加學術活動和實踐環節等。
開題報告。其提交時間一般不晚于入學后的第三學期期末,由學院公開組織進行,評審通過后記2學分。開題報告必須包括選題背景和意義、文獻綜述、論文提綱、研究條件和可能存在的問題、參考文獻、論文寫作進度安排等方面內容。
學術活動。基本形式是學術前沿講座或學術報告,旨在使碩士研究生對本學科及本研究方向的學術前沿問題有基本的了解,提高碩士研究生參與學術活動的興趣和學術對話的能力。前沿講座或學術報告由研究生導師主講或邀請領域內的專家、學者,以講授、討論和對話為主要形式,力求生動、活潑、多樣。要求主講者寫出講稿,講稿內容要充實,有獨到的體會與見解,能反映本學科學術發展的前沿動態。要求每名導師每年至少為研究生安排前沿講座或學術報告1次,報告人和報告時間由學院統一安排。要求每位碩士研究生在讀期間參加前沿講座不得少于5次。每個報告結束要求學生寫出書面報告,學期末一并上交,記1學分,成績按通過/不通過登記。學術活動須在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前完成,每次參加學術活動應有書面記錄,做學術報告應有書面材料,并交導師簽字認可。在申請學位前,經導師簽字的書面記錄交學院研究生教學秘書保管。
實踐環節。主要包括專業考察、學術調研、學術會議、社會實踐、企業實踐、教學實踐,并寫出字數不少于3000字的實踐報告。由導師進行考核,成績按合格/不合格登記。
閱讀與檢索。研究生在學位論文答辯之前,必須按照專業方向在導師組指定的學習書目與閱讀文獻中閱讀本學科書目與文獻不少于50部,并完成四篇總字數為1萬字左右的讀書筆記,經導師和導師組審閱通過后,方可進行學位論文答辯。導師組每學期期末舉行一次文獻閱讀總結匯報會。
 
七、科學研究與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工作一般包括文獻閱讀、調研、選題、開題報告、理論分析、實驗研究、撰寫論文等。學位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研究生獨立完成。
 
學位設計包括選題、畢業設計草圖,并記錄整個創作過程,畢業設計創作自述,畢業設計創作說明,以及畢業設計作品。
 
研究生在申請碩士學位以前,其研究工作應符合下列條件:
論文選題、開題、中期考核與畢業答辯
 
(1)選題
 
學位論文內容原則上需與導師的研究方向保持一致,學生參與導師的縱向或橫向科研項目,并在研究過程中進行選題;也可根據自己的畢業設計內容或創作實踐內容進行選題。原則上于第二學期期末完成選題。
 
(2)開題
 
碩士學位論文開題工作應于第三學期期末前完成開題報告。
 
(3)中期考核
 
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中期考核時間應在第四學期的前八周完成,內容包括:提交讀書筆記4篇、中期報告,以及論文發表、學位論文工作的研究進展。
 
(4)論文發表要求
 
在論文答辯前,學生需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作者;或導師為第一作者,申請人為第二作者),單位署名為遼寧科技大學,在本學科或相關學科的國內外高水平學術刊物發表與畢業論文研究方向相關的論文1篇及以上。在論文答辯前應提交論文原件或者論文錄用通知書,否則不允許參加答辯。或在省級以上專業展覽或比賽展出與學位論文研究相關的設計作品1件,并獲得獎項;或獲得發明專利1項或者實用新型專利3項,上述兩項同時須有學術論文發表作為支撐。優秀學位論文至少應在核心以上刊物發表與畢業論文研究有關的論文1篇。
 
(5)論文答辯
 
研究生在申請論文預答辯前,應保證所完成的學位論文格式規范,文字通暢,主題突出,結構嚴謹,分析深刻,圖表清晰,英文摘要內容與中文摘要相對應,語句通順,語法正確,論文字數為2-4萬字。完成所有培養環節并通過學位論文預審者,按照《遼寧科技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工作實施細則》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及學位。論文答辯不通過者可在1年內申請,重新答辯一次。碩士學位論文成果需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不得抄襲或剽竊他人成果。
畢業設計:
 
(1)建筑與環境藝術設計方向研究生需提供1套以上原創設計作品(包含文字說明、設計演變及分析,平立面圖,電腦效果圖,手繪效果圖,分析圖,創意思維及文化理念的空間創意表現等,要求制作沙盤模型或電腦動畫)。
 
(2)動畫與新媒體影像設計方向需提供1套以上原創畢業設計作品(包含作品設計說明、思維導圖、視像動畫、交互設計等綜合體驗形式)。
 
(3)工業設計與工藝美術設計方向需提供兩組設計方案中的任意一組畢業設計方案
 
方案一:需提供包含設計草圖的2000字的設計說明,詳述設計過程及創意來源。電腦制作3件以上具有原創性設計的產品方案圖,同時提供實物產品或展示模型1個(組)以上。
 
方案二:需提供一套原創設計作品,包含設計說明,設計調研報告,用戶畫像定位,設計手繪草圖(或故事板草圖)3幅及以上,工程圖(實物產品設計需要提供尺寸圖、結構展示圖、虛擬現實類產品邏輯框架圖等),產品細節分析(交互邏輯、交互細節),效果圖1套(或動態展示、或可交互demo),實物產品或展示模型1個(組)以上(或體驗設計作品)。
 
 
 
 
 
 
 
 
 
 
 
 
 
附:需閱讀的主要經典著作和專業學術期刊目錄
 
建筑與環境設藝術設計研究方向碩士研究生閱讀書目
 
 
 
1.《環境設計史綱》,吳家驊,重慶大學出版社,2008年
 
2.《建筑空間組合論》,彭一剛,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年
 
3.《人性場所——城市開放空間設計導則》,克萊爾·庫珀·馬庫斯、俞孔堅譯,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年
 
4.《西方建筑史——從遠古到后現代》,王貴祥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年
 
5.《中國建筑藝術史》,蕭默,文物出版社,1999年
 
6.《中國居住建筑簡史》,劉致平,建筑書店,2000年
 
7.《現代建筑——一部批判的歷史》,弗蘭姆普敦,三聯書店,2012年
 
8.《負建筑》,隈研吾,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
 
9.《十宅論》,隈研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10.《材料呈現:19和20世紀西方建筑中材料的建造空間的雙重性研究》,史永高,東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
 
11.《室內設計資料集》,張綺曼、鄭曙旸,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1年
 
12.《住宅精細化設計》,周燕珉,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年
 
13.《環境室內設計》,鄭曙旸,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年
 
14.《中國古典園林史》,周維權,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
 
15.《植物造景》,蘇雪痕,中國林業出版社,2016年
 
16.《景觀設計學——場地規劃與設計手冊》,巴里·W·斯塔克,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年
 
17.《園林景觀設計——從概念到形式》,格蘭特·W·里德,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年
 
18.《景觀:文化、生態與感知》,俞孔堅,科學出版社,2008年
 
19.《中國古典園林分析》,彭一剛,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年
 
20.《環境心理學》,徐磊青,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年
 
21.《設計藝術心理學》,李硯祖,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
 
22.《世界現代設計史》,王受之,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年
 
23.《藝術哲學》,丹納,三聯書店,2016年
 
24.《美的歷程》,李澤厚,三聯書店,2014年
 
25.《設計美學概論》,徐恒醇,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26.《建筑十書》,(古羅馬)維特魯威,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27.《營造法式》,李誡,中國書店出版社,2006年
 
28.《園冶注釋》,計成,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年
 
29.《天工開物》,宋應星,人民出版社,2015年
 
30.《考工記譯注》,聞人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需閱讀的專業學術期刊目錄
 
 
 
1.《 id+c 室內設計與裝修》,id+c 室內設計與裝修雜志社
 
2.《世界建筑》,清華大學出版社
 
3.《風景園林》,北京林業大學出版社
 
4.《裝飾》,裝飾雜志社
 
5.《藝術百家》,江蘇省文化藝術研究所
 
6.《美術》,中國美術家協會
 
7.《INTERNI設計時代》,中國出版協會
 
8.《藝術與設計》,藝術與設計出版社
 
9.《AD BEST OF (ITA)意大利建筑藝術設計雜志》 ,AD BEST OF (ITA)出版
 
10.《景觀設計》,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11.《美術觀察》中國藝術研究院
 
 
 
 
 
動畫與新媒體影像設計研究方向碩士研究生閱讀書目
 
 
 
1.《藝術學概論》 彭吉象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2.《視覺傳達設計原理》 郭振山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年
 
3.《視覺傳達設計實踐》 靳埭強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4.《數字媒體藝術概論》李四達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
 
5.《可視性二維動畫教室》 韓宇編著,吉林美術出版社,2005年
 
6.《動畫基礎造型》 韓宇著,吉林美術出版社,2007年
 
7.《數字動畫短片創作》韓宇著, 吉林美術出版社,2010年
 
8.《三維動畫設計與制作》 韓宇編著,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年
 
9.《動畫角色設計》  韓宇著,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4年
 
10.《數字藝術設計概論》周蘇等主編,科學出版社,2007年
 
11.《交互設計概論》李四達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
 
12.《國際交互設計基礎教程》邁克爾·薩蒙德/加文·安布羅斯著,中國青年出版社,2014年
 
13.《數字色彩構成》田少煦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
 
14.《數碼空間圖像創意設計》王波編著,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
 
15.《視覺傳達設計》單瑩譯著,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0年
 
16.《數字版面設計藝術》嚴晨著,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
 
17.《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概論》謝成開譯著,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
 
18.《動態圖形設計基礎》李渝編著,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
 
19.《設計圖學》盧健濤編著,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年
 
20.《數字界面設計》廖宏勇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
 
21.《數字影視剪輯藝術教程》李停戰、周煒著,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0年
 
22.《數字媒體導論》劉易斯.露西婭娜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 
 
23.《數字媒介傳播概論》劉靜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年
 
24.《Photoshop CS5中文版案例教程》李濤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25.《裝飾繪畫》楊悅編著,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1年
 
 
 
需閱讀的專業學術期刊目錄
 
 
 
1.藝術與設計
 
2.電影文學
 
3.電影評介
 
4.藝術教育
 
5.藝術百家
 
6.裝飾
 
7.大舞臺
 
8.中國電化教育研究
 
9.傳媒
 
10.現代傳播
 
 
 
工業設計與工藝美術設計研究方向碩士研究生閱讀書目
 
 
 
1.《名家論玉》劉國祥 于明主編,科學出版社,2009年
 
2.《中國玉雕/中國現代玉雕流派叢書》俞偉理編著,上海三聯書店,2013年
 
3.《中國的玉文化》姚士奇著,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0年
 
4.《玉文化論叢》楊建芳師生古玉研究會編著,文物出版社,2009年
 
5.《美的歷程》李澤厚著,三聯出版社,2009年
 
6.《美學散步》宗白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7.《中國哲學史》馮友蘭著,中華書局,2014年
 
8.《中國傳統民間工藝》董季群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9.《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教程》,賈銀忠主編,民族出版社,2008年
 
10.《民間藝術的文化生態論》,唐家路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
 
11.《中國民間美術》孫建君著,上海畫報出版社,2006年
 
12.《中國歷史與文化》管維良著,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年
 
13.《中國傳統藝術》顧建華著,中南工業學出版社,1998年
 
14.《天工開物》宋應星著(明),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年
 
15.《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活》高丙中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16.《中國傳統設計思維與探索》胡飛著,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年
 
17.《造物的藝術論》張道一著,福建美術出版社,1989年
 
18.《中國古代設計事理學系列研究》柳冠中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19.《留住手藝——對傳統手工藝人的訪談》日,嚴野米松著,英柯譯,山東畫報出版社,2000年
 
20.《民藝論》日,柳宗閱著,徐藝乙譯,江西美術出版社,2002年
 
21.《工藝之道》日,柳宗閱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
 
22.《重提手工勞動》谷泉著,江西美術出版社,2009年
 
23. 《再現與重構——傳統民族民間工藝的當下性》李炎著,云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
 
24.《為什么設計》日,原研哉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0年
 
25.《新媒體藝術設計》柴文娟著,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26.《新媒體藝術/全球視野藝術叢書》美,邁克爾·拉什,俞青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年
 
27.《大數據時代》英,維克托·麥爾·舍恩伯格等著,盛陽燕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
 
28.《世界現代設計史》王受之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
 
29.《世界當代代設計史》 王受之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
 
30.《中國現代設計觀念史》 沈榆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7年
 
31.《觸點服務設計的全球語境》王國勝著,人民郵電出版社,2016年
 
32.《設計管理》(藝術設計教材)王效杰,金海編著,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年
 
33.《產品設計開發》金濤著,海洋出版社, 2014年
 
34.《創新管理與新產品開發》保羅·特羅特著(英),陳勁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
 
35.《設計思維與方法》 陸小彪著,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2013年
 
36.《產品設計與開發》烏利齊, 埃平格著(美),楊青等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年
 
37.《工業產品設計與表達——機械產品開發概論》 蔣亞南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年
 
38.《中國現代設計觀念史》 沈榆 主編,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有限公司,2017年
 
39.《造物之道——中國古代設計思想散論》郭廉夫主編,安徽美術出版社,2015年
 
40.《瞬間打動人心的設計》[美] 奇普•基德(著),王喆(譯),中信出版社,2016年
 
41.《工業設計思想基礎》李樂山 著,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年
 
42.《通用設計方法 》貝拉•馬丁 (Bella Martin) ,布魯斯•漢寧頓 (Bruce Hanington) , 中央編譯出版社,2013年
 
43.《產品交互設計基礎》  蔣曉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年
 
44.《微服務設計》 (英)紐曼,人民郵電出版社,2016年
 
45.《服務設計與創新》 王國勝著,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5年
 
46.《體驗設計:一個整合品牌、體驗與價值的框架》 (美)Patrick Newbery,電子工業出版社,2017年
 
47.《設計語言學概論》 郭菲著,蘇州大學出版社,2014年
 
48.《先進制造技術》(第4版)劉忠偉主編,電子工業出版社,2017年
 
49.《先進制造技術導論》 王潤孝主編,科學出版社,2019年
 
 
 
 
 
需閱讀的專業學術期刊目錄
 
 
 
1.《美術》
 
2.《裝飾》
 
3.《新美術》
 
4.《美術觀察》
 
5.《藝術百家》
 
6.《文藝研究》
 
7.《Jewelers' Circular Keystone》
 
8.《藝術與設計》
 
9.《美術與設計》
 
10.《民族藝術》
 
11.《東南文化》
 
12.《藝術研究》
 
13.《Design.產品設計》
 
14.《id+c5》
 
15.《通訊產品世界》
 
16.《機械設計》
 
17.《包裝工程》
 
18.《設計藝術研究》
 
19.《遼寧科技大學學報》
 
 
遼寧科技大學

添加遼寧科技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遼寧科技大學大學考研分數線、遼寧科技大學報錄比、遼寧科技大學考研群、遼寧科技大學學姐微信、遼寧科技大學考研真題、遼寧科技大學專業目錄、遼寧科技大學排名、遼寧科技大學保研、遼寧科技大學公眾號、遼寧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遼寧科技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遼寧科技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liaoningkejidaxue/yanjiushengyuan_262304.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