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簡介

發布時間:2020-06-0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揚州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簡介

揚州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揚州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簡介 正文

揚州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成立于2004年初,辦學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902年由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先生創建的私立通州師范學校。在馮煥文、張照等老一輩畜牧學家的帶領下,經過數代人的艱苦創業,學院得到了持續發展,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同類院校前列。
   學院現有教職工101人,專任教師中有教授30人、副教授20人,博士生導師21人、碩士生導師47人,專任教師中95%具有博士學位,多名教師為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江蘇省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江蘇省優秀青年骨干教師、江蘇省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或被授予全國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感動中國畜牧獸醫科技創新領軍人物、江蘇省先進工作者、江蘇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江蘇省五一巾幗標兵等榮譽稱號。
    學院擁有畜牧學和草學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建有畜牧學和草學兩個博士后流動站。畜牧學是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江蘇省優勢學科(一期、二期)建設單位,下設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特種經濟動物飼養、畜產品安全生產與加工工程等4個二級學科博碩士學位授權點,有農業推廣(養殖、漁業兩個方向)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和江蘇省重點學科;草學為江蘇省重點學科,下設飼草與草食動物生產、草種質資源評價與利用、草地景觀植物與利用、草業機械及自動化等4個二級學科博碩士學位授權點;水產養殖學為揚州大學重點學科。學院獲批一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揚州大學-江蘇立華牧業有限公司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建有動物遺傳繁育與分子設計江蘇省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示范基地、揚州大學現代牧業實踐教育中心以及農業部飼料和飼料添加劑有效性試驗機構等多個教學科研平臺,建有蜜蜂產品研究所、兔業工程研究中心、草業科學研究所、動物營養與飼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4個研究機構以及飼料廠、實驗蜂場、水產溫室、新揚州雞保種場、牧草場等科研及成果轉化基地。
    學院重視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國際交流工作,現主持863、973國家自然基金等科研課題200余項,年科研經費3000余萬元,在研項目總經費8000余萬元,在分子標記與動物育種,動物遺傳資源評價、保護與利用,數量遺傳與動物育種,胚胎生物工程和動物遺傳工程等研究領域都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標志性成果。揚州鵝、京海黃雞、蘇姜豬、畜禽飼料、蜜蜂產品等多項成果推廣應用后,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30余項成果分別獲部省級科技獎,其中5項大成果分別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商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學院與美國、日本、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外科研院所建立了廣泛的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關系,在國家、江蘇省留學基金及優勢學科人才培養專項資金的資助下,每年派出多名本科生和碩博士研究生赴海外名校訪學和交流,自2009年以來培養了來自朝鮮、埃及、加拿大、丹麥、日本、巴基斯坦等11個國家的88名海外留學生。
    學院現有動物科學、水產養殖學、草業科學3個本科專業,其中動物科學專業為江蘇省特色專業、江蘇省品牌專業建設點,水產養殖學為揚州大學特色專業建設點;目前在校全日制博碩士研究生、本科生661名,另有注冊在籍繼續教育學生700余名。
    多年來,我院畢業生因為基礎理論扎實、專業技能熟練、適應能力強而迅速成為用人單位教學、科研、技術和管理骨干,另有一批畢業生成功走上自主創業之路,被國家有關部委授予“十大杰出青年農民”“全國優秀青年企業家”“全國青年星火帶頭人標兵”“全國大學生創業就業典型人物”等榮譽稱號,學院連續5年被學校表彰為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揚州大學

添加揚州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揚州大學考研分數線、揚州大學報錄比、揚州大學考研群、揚州大學學姐微信、揚州大學考研真題、揚州大學專業目錄、揚州大學排名、揚州大學保研、揚州大學公眾號、揚州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揚州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揚州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yangzhoudaxue/yanjiushengyuan_31635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