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文科技學院農業碩士專業學位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領域研究生培養方案

發布時間:2020-04-25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農業碩士專業學位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領域研究生培養方案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農業碩士專業學位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領域研究生培養方案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農業碩士專業學位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領域研究生培養方案 正文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農業碩士專業學位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
領域研究生培養方案(微調)
 
 
一、培養目標與要求
 
(一)培養目標
 
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領域農業碩士是與土壤肥料、植物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治理等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系的專業學位,主要為土壤肥料、植物保護領域相關行政部門、行業與企事業單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培養精技術、懂經營、會管理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職業技能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領域包括耕地質量培育與提升、肥料加工與高效利用、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業有害生物綜合防控、植物檢驗檢疫與生物安全、農藥管理及安全使用、農業面源污染與生態治理、農業資源開發與利用八個研究方向。培養要求如下:
 
1.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擁護黨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熱愛祖國,熱愛農業,遵紀守法,品德高尚,求實創新,努力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農業農村農民。
 
2.掌握扎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以及較寬廣的人文、社會和管理科學知識;具有較強的綜合素質、專業技能和發展潛力,創新創業意識、組織協調和科技傳播能力強,能夠獨立從事高層次、綜合性農業技術集成推廣和農業農村科技、經濟及社會發展工作。
 
3.掌握一門外國語,基本能夠閱讀本領域的外文資料。
 
二、招生對象及入學考試
 
(一)招生對象
 
招生對象為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及以上學歷人員,或本科同等學力人員。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等植物生產類本科專業學生優先。
 
(二)入學考試
 
由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和我校按相關規定組織的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兩部分組成。
 
三、學習方式及年限
 
(一)學習方式
 
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
 
(二)學習年限
 
學習年限一般為2.5年,最長學習年限為4年。
 
提前畢業:提前完成學位論文且達到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研究生提前畢業條件的,可提前到2年畢業。
 
四、培養方式
 
(一)采取課程學習、實踐訓練、論文研究相結合的培養方式
 
根據培養需要,建立數個穩定的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單位和校外實踐基地,加強研究生的實踐訓練,促進實踐與課程教學和學位論文工作的緊密結合,注重在實踐中培養研究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實踐訓練不少于10個月。
 
(二)實行雙導師制
 
實行校內、校外雙導師制;按規定程序選聘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并有高級技術職稱的人員擔任校內、外導師。
 
五、課程設置及培養環節
 
(一)課程設置
 
1.課程設置。研究生培養總學分不少于32.5學分,其中全日制課程總學分不少于26.5學分(見表1), 專業實踐6學分。
 
表1 研究生課程教學一覽表
 
序號
 
課程編碼
 
課程名稱
 
總學時
 
總學分
 
開課學段
 
模塊一、公共課(7學分)
 
1
 
S09510010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2
 
2
 
第二學段
 
2
 
S095100102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16
 
1
 
第三學段
 
3
 
S095100103
 
英語
 
32
 
2
 
第二學段
 
4
 
S095100107
 
現代農業創新與鄉村振興戰略
 
32
 
2
 
第三學段
 
模塊二、領域主干課(12學分)
 
1
 
S095132201
 
高級試驗設計與生物統計
 
32
 
2
 
第二學段
 
2
 
S095132202
 
農業資源及有害生物調查與評價
 
32
 
2
 
第二學段
 
3
 
S095132203
 
植物有害生物綜合防控
 
32
 
2
 
第二學段
 
4
 
S095132204
 
農化產品高效利用與管理(案例)
 
32
 
2
 
第二學段
 
5
 
S095132205
 
農產品安全生產技術與應用
 
32
 
2
 
第二學段
 
6
 
S095132206
 
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技術進展
 
32
 
2
 
第三學段
 
模塊三、專業技能選修課(不少于4學分)
 
1
 
S095132301
 
農業環境保護與生態工程
 
16
 
1
 
第二學段
 
2
 
S095132302
 
農業資源利用技術
 
16
 
1
 
第二學段
 
3
 
S095132303
 
植物有害生物生物防治
 
16
 
1
 
第二學段
 
4
 
S095132304
 
雜草防控技術
 
16
 
1
 
第二學段
 
5
 
S095132305
 
綠色農藥研究及應用技術
 
16
 
1
 
第三學段
 
6
 
S095132306
 
生物入侵及其控制
 
16
 
1
 
第五學段
 
7
 
S095132307
 
科技論文寫作
 
16
 
1
 
第三學段
 
8
 
S095132308
 
現代植物保護技術
 
16
 
1
 
第三學段
 
9
 
S095132309
 
水肥一體化技術
 
16
 
1
 
第五學段
 
10
 
S095132310
 
農業生物安全
 
16
 
1
 
第五學段
 
11
 
S095132311
 
植物病害診斷技術
 
16
 
1
 
第三學段
 
12
 
S095132312
 
土壤退化與恢復
 
16
 
1
 
第五學段
 
13
 
S095132313
 
農作物有害生物統防統治技術與應用
 
16
 
1
 
第五學段
 
模塊四、專業拓展選修課(不少于3.5學分)
 
1
 
S095100401
 
公文寫作
 
16
 
1
 
第三學段
 
2
 
S095100402
 
農業項目管理與評估
 
16
 
1
 
第三學段
 
3
 
S095100403
 
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專題
 
8
 
0.5
 
第三學段
 
4
 
S095100404
 
創業管理
 
16
 
1
 
第五學段
 
5
 
S095100405
 
公務禮儀
 
8
 
0.5
 
第五學段
 
6
 
S095100406
 
農業法制
 
8
 
0.5
 
第五學段
 
7
 
S095100407
 
數學實驗與數學建模
 
16
 
1
 
第二學段
 
? ? ? ? ? ? ? ?
同等學力或跨專業攻讀本領域農業碩士的研究生,應補修本領域本科階段的4門主干課程《植物保護概論》、《土壤學》、《農藥學》、《植物營養學》的任意2門,成績不計入總學分。
 
2.授課方式。學校教師授課與行業專家、企業專家授課相結合。課程應由學校具有研究生授課資質的教師(按學校相關規定選聘)和農業行業或農業企業專家共同承擔;邀請農業主管部門領導、農業系統的名家、大型農藥化工企業的高管人員作專題講座。
 
(二)培養環節
 
1.專業實踐(6學分)。研究生須按照《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研究生專業實踐工作暫行規定》的要求,在基本學制年限內從事不少于10個月的專業實踐,主要安排在第一、四、六學段進行。研究生須在校內外導師指導下制定《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研究生專業實踐計劃表》,并于實踐結束后撰寫專業實踐總結和專業實踐研究報告。專業實踐考核評定為合格以上的研究生方可取得相應的學分。
 
2.其他環節
 
其他環節包括制訂個人培養計劃、完成論文開題報告和中期考核、接受職業道德教育、主講專題報告1場、參加省級以上學術會議或行業會議2場次等。具體要求按照《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研究生培養管理規定》執行。
 
3.學校設立研究生個人培養經費,其中2000元用于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開支,入校次年3-4月評審立項,研創項目結題作為研究生中期考核檢查項目之一,未結題則不能進入學位論文預答辯環節。
 
研究生按本領域培養方案的要求完成規定的課程學習、專業實踐,取得規定的學分,完成規定的培養環節后,方可申請畢業和論文答辯。必修課70分為合格,選修課60分為合格,課程學習取得合格成績方可計算學分。
 
六、培養過程與方式
 
(一)培養過程
 
結合農業生產的季節性特點,按照有利于學生到農業生產一線參加專業綜合實踐和有利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將農業碩士專業學位本領域研究生的培養過程劃分為7個學段。其中3個學段進行理論學習,3個學段進行專業實踐,1個學段開展學位論文答辯相關工作。具體安排如表2:
 
表2 全日制學習培養過程中的節點及其要求
 
序號
 
學 段
 
時間區間
 
培養環節及內容要求
 
1
 
第一學段
 
(認知實踐)
 
9月1日-9月下旬
 
1.入學報到,入學教育
 
2.調研實踐(調研單位:農業技術推廣管理服務部門、涉農企業和專業化服務組織等)
 
3.調研討論總結
 
2
 
第二學段
 
(理論學習1)
 
9月下旬-次年1月
 
1.制定個人培養計劃
 
2.完成本學段的課程學分
 
3.職業道德教育
 
寒假
 
3
 
第三學段
 
(理論學習2)
 
2月-4月
 
完成本學段的課程學分
 
4
 
第四學段
 
(專業實踐)
 
5月-10月
 
1.學位論文開題
 
2.專業實踐(實踐單位:農業技術推廣管理服務部門、涉農企業和專業化服務組織等,崗位:站長助理或技術經理或經理助理等)
 
5
 
第五學段
 
(理論學習3)
 
11月-次年1月
 
1.完成本學段的課程學分
 
2.職業道德教育
 
3.中期考核
 
寒假
 
6
 
第六學段
 
(綜合實踐)
 
2月-5月
 
1.綜合實踐(實踐單位:農業技術推廣管理服務部門、涉農企業和專業化服務組織等,崗位:站長助理或技術經理或經理助理等)
 
2.完成實踐總結與研究報告
 
7
 
第七學段
 
(學位論文)
 
6月-12月
 
1.完成學位論文(申請提前答辯須于第五學段結束前提出申請)
 
2.論文評審與答辯
 
(二)培養方式
 
1.實行校企“雙主體”協同培養。建立學校與農技推廣部門、涉農企業和專業化組織協同培養運行機制,在招生、培養、學位論文指導、學位授予等各個方面實現共同管理,共同制訂培養計劃,共同建設師資隊伍,共同建設研究生實踐基地,使學校與行業企業真正成為培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共同主體。
 
2.實行校企“雙導多師”聯合培養。建立校內導師與校外導師共同指導培養學生的“雙導師”制,采取多個校內專職教師和多個校外兼職教師組成的課程組完成教學任務的“多教師”課程教學模式。
 
3.實行“雙段交替”多崗實踐培養。采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交替進行的教學組織形式,并建立多崗輪換實踐制度。分段安排實踐教學環節。第一學段、第四學段、第六學段到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涉農企業和專業化組織分別進行認知、專業和綜合實踐(具體輪崗實踐內容及時間安排見表3)。在同一單位的不同崗位上完成專業綜合實踐的,根據不同崗位的性質分段進行。
 
表3 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領域農業碩士實踐基地輪崗實踐內容安排
 
實踐單位
 
崗位
 
專業綜合實踐內容與要求
 
農技推廣、資源環境管理服務部門
 
站長助理
 
1.開展資源普查、植物營養診斷、植物有害生物調查測報等工作,搜集、整理監測信息,撰寫、發布動態、情報等,要求掌握所在區域內主要農業資源狀況、土壤性質、類型,主要作物歷年生長情況、有害生物的發生發展規律和田間調查方法;
 
2.研究和推廣資源利用新技術和有害生物的綠色防控技術,要求能解決農業生產中廢棄資源處理與有害生物防控的實際問題;
 
3.調查研究農化產品使用中的問題,負責科學合理使用農化產品技術的宣傳和培訓;
 
4.開展農化新產品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應用工作,掌握田間試驗方法與設計。
 
專業化服務組織
 
技術經理
 
1.負責區域內服務農戶、服務面積的確立和承包合同的簽訂,要求掌握進行階段式承包服務或全程承包服務的具體操作規程;
 
2.負責區域內資源利用與有害生物防控方案的制訂和實施,積極推廣廢棄資源循環利用和綠色植物保護技術;
 
3.負責區域內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業務骨干的技術培訓,掌握組織、協調骨干與農戶間利益關系的技能和應對各種復雜場面的技能;
 
4.負責區域內農業法規的宣傳貫徹事項,要求掌握使用農業相關法律解決“三農”問題的能力,學會與農民打交道。
 
涉農企業
 
區域經理
 
助理
 
1.協助制訂營銷計劃和農化新產品營銷方案,要求掌握獨立承擔營銷任務,實現營銷目標的能力;
 
2.協助區域經理建立銷售渠道,要求掌握與客戶溝通、談判的相關技能和客情關系維護的方式方法;
 
3.協助區域經理組織開展農化產品推廣會和技術培訓會,要求掌握會議推廣的操作流程和會議傳播技巧;
 
4.負責開展新產品的推廣試驗示范,要求掌握田間試驗示范的方法和示范點選擇的技巧;
 
5.負責市場信息的調研,要求掌握農化產品發展趨勢和產、供、銷現狀,為區域經理提供競爭情報信息。
 
七、學位論文
 
(一)論文選題
 
論文選題必須來自農業生產第一線,特別是土壤肥料、植物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的課題或現實問題,能體現研究生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本領域相關的農業技術集成推廣、農業農村發展與服務等實際問題的能力。論文應具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創新性、工作量和應用價值。
 
(二)論文形式
 
學位論文應反映研究生綜合運用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可將技術研究論文、項目(產品)設計、調研報告、農業項目規劃與設計、案例分析、推廣項目技術與效益分析等作為主要內容,以論文形式表現。
 
(三)開題論證
 
在校內外導師共同指導下,通過閱讀文獻、收集資料和調查研究,撰寫3000-5000字的文獻綜述或調研報告,于第四學段提出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并公開論證。開題報告確定后,應制訂切實可行的論文工作計劃,并予以實施。
 
(四)論文評閱與答辯
 
研究生須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所有環節,獲得培養方案規定的學分,方可申請學位論文答辯。
 
學位論文的評審應重點考察論文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農業技術研發生產與應用推廣、農業和農村實際問題的能力,應重點審查是否具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先進性和工作量。
 
學位論文須提交3名同行專家進行評閱(盲審),其中校外專家至少1名,論文評閱通過后才能申請答辯。答辯時,答辯委員會應至少由5名具有高級職稱的同行專家或行業企業高層領導組成,其中至少有1名來自校外行業領域的專家。答辯人的校內外導師可參加答辯會議,但不得擔任答辯委員會委員。
 
七、學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學習、專業實踐和必修環節等要求,成績合格,取得培養方案規定的學分,通過學位論文答辯,經校碩士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批準,授予農業碩士專業學位,同時準予畢業,并頒發學校統一印制的畢業證和學位證;未達到學位授予條件而達到畢業要求者,準予畢業,獲得畢業證書。論文評閱或答辯申請無效的研究生,經論文答辯委員會同意,可在四個月后(時間應在學校規定的最長學習年限內)按有關規定重新申請論文答辯一次,通過學位論文答辯的,由校碩士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批準,授予農業碩士專業學位。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添加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湖南人文科技學院考研分數線、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報錄比、湖南人文科技學院考研群、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姐微信、湖南人文科技學院考研真題、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專業目錄、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排名、湖南人文科技學院保研、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公眾號、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湖南人文科技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huhst/yanjiushengyuan_259806.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