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藥學院藥學學科藥物化學專業碩士培養方案
蘭州大學藥學院藥學學科藥物化學專業碩士培養方案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微信,為你答疑,送資源
蘭州大學藥學院藥學學科藥物化學專業碩士培養方案 正文
100701:藥物化學
一、 學科概況
藥物化學是應用化學和生命科學原理研究藥物和創制新藥的學科。研究任務主要包括通過藥物分子設計或對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分離、鑒定或結構改造,總結構效關系,創制可用于臨床的新藥;通過研究藥物化學結構與理化性質的關系和化學穩定性,為藥物的生產、劑型設計、貯存流通、質量控制及臨床合理用藥提供理論基礎;通過研究藥物化學結構與生物活性間的關系,在分子水平上討論藥物在體內的化學過程和化學作用原理,深入的闡明藥物的作用機理、藥物在體內代謝過程以及產生毒副作用的本質,為其它學科研究提供理論基礎;通過對藥物合成路線的設計和改進,為藥物生產提供先進、合理的方法及工藝。
藥物化學以化學合成藥物、無機藥物和天然藥物為研究對象,研究藥物的化學結構與藥理作用之間關系;各類藥物的作用和作用機制;藥物的體內代謝及其產生毒副作用的本質;藥物在體內吸收、分布與化學結構之間的關系;影響藥物的藥效、毒性、質量以及研究最佳劑型和藥物制劑分析方法等的主要性質;藥物的理化性質的變化規律和在體內的化學過程與合理用藥之間的關系;藥物結構修飾的原理和方法;新藥創制的基本方法與理論;藥物合成工藝路線和制備過程可能帶來的特殊雜質。
二、 培養目標
畢業生要能夠掌握化學、生命科學和計算機技術等的基礎理論和系統專業知識;至少掌握英語一門外國語,能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英文資料,具有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熟悉新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現代新藥研究的發展方向;具有基本的獨立從事新藥創制科學研究和科研管理能力。學位獲得者能在高等院校、藥物研發機構、藥廠、醫院等單位從事教學、新藥研發、藥品生產與質量控制等工作。
三、 學習年限
碩士研究生在校學習年限為三年、最長在校年限(含休學)四年。
四、 研究方向
1.新藥設計與合成
2.化學生物學與藥物設計
3.天然藥物分離、修飾及全合成
4.新藥評價
五、 課程設置與學分安排
總學分不低于32.0學分,其中學位課不少于8門;
公共課計入總學分;
學科通開課總學分不低于6.0學分,其中學位課不少于2門,計入總學分;
專業基礎課總學分不低于3.0學分,其中學位課不少于1門,計入總學分;
方向選修課計入總學分;
專業外語計入總學分;
人文與科學素養選修課計入總學分;
必修環節計入總學分;
補本課不計入總學分;
欄目 | 課程編碼 | 課程名稱 | 學分 | 學時 |
是否 必修課 |
是否 學位課 |
考核方式 |
公共課 | 064112000 | 碩士政治理論 | 1.0 | 18.0 | 否 | 是 | 考試 |
0651120001 | 碩士第一外國語(1) | 2.0 | 36.0 | 否 | 是 | 考試 | |
0651120002 | 碩士第一外國語(2) | 2.0 | 36.0 | 否 | 是 | 考試 | |
065113001 | 高級英語(托福) | 2.0 | 36.0 | 否 | 是 | 考試 | |
065113002 | 高級英語(雅思) | 2.0 | 36.0 | 否 | 是 | 考試 | |
065113003 | 英語口語 | 3.0 | 54.0 | 否 | 是 | 考試 | |
065113004 | 學術論文寫作 | 2.0 | 36.0 | 否 | 是 | 考試 | |
065113005 | 西方社會文化概覽 | 2.0 | 36.0 | 否 | 是 | 考試 | |
065113006 | 英語演講訓練 | 2.0 | 36.0 | 否 | 是 | 考試 | |
073112003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2.0 | 36.0 | 是 | 是 | 考試 | |
073112004 | 學術道德規范與形勢政策 | 1.0 | 18.0 | 是 | 是 | 考試 | |
學科通開課 | 035212009 | 藥學實驗設計與統計 | 3.0 | 54.0 | 否 | 是 | 考試 |
035212010 | 分子生物學與生化技術 | 3.0 | 54.0 | 否 | 是 | 考試 | |
035212011 | 藥物研發概論 | 3.0 | 54.0 | 否 | 是 | 考試 | |
035212012 | 現代藥物分析 | 3.0 | 54.0 | 否 | 是 | 考試 | |
035212013 | 實驗動物學 | 3.0 | 54.0 | 否 | 是 | 考試 | |
專業基礎課 | 035312009 | 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 | 3.0 | 54.0 | 否 | 是 | 考試 |
035312010 | 藥物作用的化學原理 | 3.0 | 54.0 | 否 | 是 | 考試 | |
035312011 | 天然藥物提取分離及結構鑒定 | 2.0 | 36.0 | 否 | 是 | 考試 | |
035312012 | 現代藥物化學 | 2.0 | 36.0 | 否 | 是 | 考試 | |
035312013 | 藥物合成新技術 | 3.0 | 54.0 | 否 | 是 | 考試 | |
方向選修課 | 035502021 | 藥物化學進展 | 3.0 | 54.0 | 否 | 否 | 考試 |
035502022 | 抗腫瘤藥物新型設計方法 | 2.0 | 36.0 | 否 | 否 | 考試 | |
035502023 | 藥物代謝 | 2.0 | 36.0 | 否 | 否 | 考試 | |
035502035 | 有機合成設計導論 | 2.0 | 36.0 | 否 | 否 | 考試 | |
專業外語 | 035402001 | 專業外語(藥學) | 1.0 | 18.0 | 是 | 否 | 考試 |
必修環節 | SS702001 | SS學術研討和學術活動 | 2.0 | 是 | 否 | 考查 | |
SS702002 | SS開題報告 | 1.0 | 是 | 否 | 考查 | ||
SS702003 | SS實踐環節 | 2.0 | 是 | 否 | 考查 |
1、開題報告:必修,最晚于第三學期末完成。
2、學術研討和學術活動:必修,每學年作報告1次,在學期間作報告不少于2次,參加學術活動不少于 9 次。
3、實踐環節:必修,含科研實踐、醫療實踐、教學實踐和社會實踐。
七、 課程簡介及教學大綱
課程簡介及教學大綱
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
一、課程基本情況
課程編號 | 035312009 | 開課學期 | □春季學期 ■秋季學期 | 學分 | 3 | ||
課程名稱 |
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中文) 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英文) |
||||||
課程類型 | □公共課 □學科通開課 ■專業基礎課 □方向選修課 | ||||||
課程學時分配 | 課程學時 | 學時分配 | |||||
54 | 課堂講課 | 27 | |||||
課堂討論 | 18 | ||||||
自學交流 | 9 | ||||||
課 程 負責人 |
劉煥香 趙春燕 |
課程團隊 | 劉煥香 趙春燕 | ||||
教學方式 | ■課堂講授 □專題討論 | 考核方式 | □考試 ■考查 | ||||
適用專業及層次 | 藥學專業研究生 | ||||||
先修課程 | 藥物化學、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生物化學 | ||||||
教 材 | 計算機輔助藥物分子設計 化學工業出版社 徐筱杰等編著 | ||||||
參考書目 | 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陳凱先等編著 | ||||||
本課程主要介紹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以及常用的藥物設計技術和方法,并選用一些典型的實例,介紹最近的國內外研究成果,讓研究生了解現在學科的發展趨勢,同時介紹常用軟件,使本課程兼具理論性、前沿性、實用性。
三、課程教學內容
第一章緒論(3學時)
主要內容:講述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出現的背景、歷史以及在藥物研發中的應用、學科發展的前沿和趨勢。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論基礎 (6學時)
第一節 藥物與靶點相互作用理論
一、 藥物與靶點相互作用類型
二、 藥物與靶點分子的計算機圖形顯示
主要內容:藥物的主要作用靶點類型,藥物與靶點相互作用的類型及其相互作用理論,藥物與靶點的計算機圖形顯示。
第三章 理論計算基礎(6學時)
第一節 能量優化
1. 構象搜索
2. 分子力學方法
3. 量子力學方法
主要內容:分子結構的能量優化、構象搜索以及分子力學和量子力學方法。
第四章 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的方法學(15學時)
第一節 定量構效關系
第二節 藥效團模型
第三節 分子對接
第四節 虛擬篩選
主要內容:基于配體的藥物設計方法包括定量構效關系、藥效團模型以及基于受體的藥物設計方法分子對接以及這些方法的主要應用虛擬篩選。
第五章 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的應用實例(12學時)
第一節 HIV-1蛋白酶抑制劑的設計
第二節 抗感冒藥的設計
第三節 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最新應用進展、成果
主要內容:以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在HIV-1蛋白酶抑制劑設計及抗感冒藥設計中的成功應用為例使得學生了解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的實際藥物研發中的應用。在此基礎上報告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的最新應用成果。
第六章 上機實際操作相關軟件(12學時)
主要內容:介紹并練習使用常用的大型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軟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主要包括SYBYL、Discovery Studio等。
四、參考文獻
1. 徐筱杰, 侯廷軍, 喬學斌, 章威; 計算機輔助藥物分子設計;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4.
2. 陳凱先, 蔣華良, 嵇汝運; 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原理、方法及運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0.
3. A.R.Leach Molecular Modelling: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2nd Edition)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03.
課程簡介及教學大綱
藥物作用的化學原理
一、課程基本情況
課程編號 | 035312010 | 開課學期 | □春季學期 ■秋季學期 | 學分 | 3 | ||
課程名稱 |
藥物作用的化學原理 The organic chemistry of drug design and action |
||||||
課程類型 | □公共課 □學科通開課 ■專業基礎課 □方向選修課 | ||||||
課程學時分配 | 課程學時 | 學時分配 | |||||
54 | 課堂講課 | 42 | |||||
課堂討論 | 6 | ||||||
自學交流 | 6 | ||||||
課 程 負責人 |
賀殿 | 課程團隊 | 賀殿、李沖 | ||||
教學方式 | ■課堂講授 □專題討論 | 考核方式 | ■考試 □考查 | ||||
適用專業及層次 | 藥學專業研究生 | ||||||
先修課程 |
化學類: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量子化學和物理有機化學等。 生物類: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毒理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分子藥理學、藥物代謝動力學、基因學和生物工程學等。 其它學科:x-射線結晶學、計算化學、計算機圖形學、數學和物理學等。 |
||||||
教 材 | 自編 | ||||||
參考書目 |
C.J. Coulson,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Drug Action, 1988. Silverman, R.B., The organic chemistry of drug design and action, 2nd Edition, 2004. |
||||||
藥物作用的化學原理是研究化學藥物及其靶分子的化學結構以及藥物理化性質、生物學性質(如吸收、分布、排泄、代謝)、藥物作用(包括治療作用和毒副作用)的化學機理和構效關系而尋找新藥的途徑和方法的一門學科,通過本課程的教學,回答的問題是怎樣發現一個安全有效的藥物和怎么用好藥,使學生為如何發現新藥和有效、合理使用現有的化學藥物提供理論依據,為從事新藥研究和指導臨床合理用藥等工作奠定理論基礎。
三、課程教學內容
第一章 緒論(6學時)
1.1藥物作用的化學原理的研究內容
1.2 藥物作用的化學原理的任務
1.3藥物作用的化學原理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1.4新藥創制的發展史回顧
1.5 我國新藥創制的發展情況
1.6 藥物研究與開發
1.7新藥研究與開發的四個階段
1.8 藥物的名稱
第二章 受 體(6學時)
2.1受體的含義
2.2激動作用與拮抗作用
2.3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遞質
2.4去甲腎上腺素的生物化學
2.5腎上腺素受體
2.6膽堿受體
2.7 多巴胺受體
第三章 第二信使(3學時)
3.1 環磷酸腺苷和環磷酸烏苷
3.2 磷酸二酯酶抑制劑
3.3 前列腺素
第四章 酶反應與酶抑制劑(6學時)
4.1 酶反應
4.2 青霉素
4.3 抗艾滋病毒藥物
4.4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
4.5酶蛋白的結構與作用
4.6酶催化反應的化學過程
4.7 藥物與酶的結合力
第五章 電荷密度分布(4學時)
5.1 正電中心與負電中心
5.2 共軛效應
5.3 氫鍵
5.4 電荷轉移復合
5.5 電荷密度的計算
5.6 電子等排體
5.7 軟硬酸堿
第六章 立體效應(6學時)
6.1 旋光異構體
6.2 幾何異構體
6.3 藥效基團
6.4 構象
第七章 理化性質(5學時)
7.1 電離度與吸收
7.2 油水分配系數
7.3 親脂性
7.4 親水性
7.5 定量構效關系
第八章 代謝轉化(6學時)
8.1 羥化反應
8.2 脫烷基反應
8.3 醇的氧化
8.4 氮化合物的氧化
8.5 硫化合物的氧化
8.6 還原反應
8.7 水解反應
8.8 乙酰化反應
8.9 甲基化反應
8.10 縮合反應
8.11 結構修飾改變代謝轉化的速率
第九章 藥物潛優化(6學時)
9.1 增加水溶性
9.2 增加脂溶性
9.3 改變酸堿性
9.4 增高選擇性
第十章 抗癌藥物的新型設計方法(6學時)
10.1 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
10.2 目前應用或試驗的抗癌藥物
10.3 癌基因及其致癌機理
10.4 腫瘤抑制基因
10.5 致癌因素
10.6 抗癌藥物的新型設計方法
四、參考文獻
1. William O. Foye . Foye’s Principles of Medicinal Chemistry,6th ed., 2007, Editor: Lemke and Williams
2. Burger’s Medicinal Chemistry and Drug Discovery, Abraham, D.J., Ed. 6th Ed., 2003.
3. J. Am. Chem. Soc., J. Med. Chem.
4. Bioorg. Med. Chem., Bioorg. Med. Chem. Lett.
5. Curr. Med. Chem., Euro. J. Med. Chem.,Wikipedia (free) :http://en.wikipedia.org
課程簡介及教學大綱
天然藥物提取分離及結構鑒定
一、課程基本情況
課程編號 | 035312011 | 開課學期 | ■春季學期 □秋季學期 | 學分 | 2 | ||
課程名稱 |
天然藥物提取分離及結構鑒定 The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Natural medicine and the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
||||||
課程類型 | □公共課 □學科通開課 ■專業基礎課 □方向選修課 | ||||||
課程學時分配 | 課程學時 | 學時分配 | |||||
36 | 課堂講課 | 28 | |||||
課堂討論 | 6 | ||||||
自學交流 | 2 | ||||||
課 程 負責人 |
課程團隊 | ||||||
教學方式 | ■課堂講授 ■專題討論 | 考核方式 | □考試 ■考查 | ||||
適用專業及層次 | 藥學專業學術型、專業學位型研究生 | ||||||
先修課程 | 藥物化學、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天然藥化、波譜解析、藥用植物學 | ||||||
教 材 | 《天然藥物化學》 吳立軍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 | ||||||
參考書目 |
《波譜解析法》 潘鐵英主編 ,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 《中藥有效成分提取分離技術》 盧艷花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 《天然藥物化學》 徐任生主編,科學出版社。 |
||||||
天然藥物化學是一門運用現代化科學理論、方法與技術研究天然藥物中化學成分的一門學科,內容包括各類天然藥物化學成分的結構特點、物理化學性質、提取分離方法以及主要類型化學成分的結構鑒定等,此外還涉及到主要類型化學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徑。
本門課程是在有機化學、分析化學、藥用植物及波譜學課程的基礎上,在本科生通過天然藥物化學課程學習已熟悉天然藥物中有效成分的結構特點與類型;掌握各類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質、了解典型有效成分的結構測定方法以及生物合成途徑之后,著重講授天然藥物有效成分研究的途徑和方法,提取分離有效成分的各種方法及應用范圍、應用紫外光譜(UV)、紅外光譜(IR)、質譜(MS)、氫核磁共振(1H-NMR)、碳核磁共振(13C-NMR)等光譜檢測手段鑒定糖苷、黃酮、醌類、萜類、皂苷等有效成分的結構。
三、課程教學內容
第一章 天然藥物的提取技術(講授8學時、課堂討論2學時)
第一節:天然藥物的提取總論
第二節:天然產物提取的傳統方法
第三節:現代提取技術原理及應用
主要內容:天然藥物所含成分,預實驗的概念及分類,提取分離的工作;傳統提取方法(浸漬法、滲漉法、煎煮法、熱回流提取法);現代提取技術(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技術、超聲輔助提取技術、微波輔助提取技術、生物酶解技術、仿生、半仿生提取技術、強制上行循環提取技術的原理、特點和應用)。
第二章 天然藥物的分離技術(講授12學時、課堂討論2學時)
第一節: 薄層色譜
第二節: 常壓柱色譜
第三節: 特殊柱色譜
第四節:制備型與分析型色譜
主要內容:薄層色譜的分類、應用及優缺點;常用柱層析(吸附性柱色譜、分配性柱色譜、離子交換柱色譜、凝膠過濾柱色譜、聚酰胺柱色譜、大孔吸附樹脂)的原理、裝填使用方法、應用及特點;特殊柱層析(干柱柱層析、減壓柱層析、短柱柱色析、棒色譜、閃式柱層析)的原理、裝填使用方法、應用及特點;制備型與分析型色譜應用及特點 。
第三章 天然藥物波普學特征及結構鑒定(講授10學時、自學交流2學時)
第一節:糖和糖鏈結構的波譜特征及結構鑒定
第二節:香豆素類化合物的波譜特性及結構鑒定
第三節:蒽醌類化合物的波譜特性及結構鑒定
第四節:黃酮類化合物的波譜特征及結構鑒定
第五節:萜類化合物的波譜特征及結構鑒定
主要內容: 1H-NMR判斷糖苷鍵的相對構型、13C-NMR在糖鏈結構測定中的應用、苷化位移;香豆素類、蒽醌類、黃酮類、萜類化合物(單萜、倍半萜、五環三萜等)的紫外光譜、紅外光譜、質譜、1H-NMR、13C-NMR。
四、參考文獻
1.天然藥物化學 吳立軍主編 2011年
2.波譜解析法 潘鐵英主編 2009年
3.中藥有效成分提取分離技術 盧艷花主編 2005年
4.天然藥物化學 徐任生主編 2005年
課程簡介及教學大綱
現代藥物化學
一、課程基本情況
課程編號 | 035312012 | 開課學期 | ■春季學期 □秋季學期 | 學分 | 2 | ||
課程名稱 |
(中文)現代藥物化學 (英文)Model medicinal chemistry |
||||||
課程類型 | □公共課 □學科通開課 ■專業基礎課 □方向選修課 | ||||||
課程學時分配 | 課程學時 | 學時分配 | |||||
36 | 課堂講課 | 18 | |||||
課堂討論 | 6 | ||||||
自學交流 | 12 | ||||||
課 程 負責人 |
趙全義 | 課程團隊 | |||||
教學方式 | ■課堂講授 ■專題討論 | 考核方式 | ■考試 □考查 | ||||
適用專業及層次 | 藥學專業研究生 | ||||||
先修課程 | 藥物化學及其相關課程 | ||||||
教 材 | Medicinal chemistry ( by G. Patrick) | ||||||
參考書目 | 鄭虎或郭宗儒等主編的《藥物化學》 | ||||||
現代藥物化學主要利用現代先進技術和手段研究藥物的物理性質和構效關系,闡明藥物與受體的相互作用,鑒定藥物在體內吸收、轉運、分布的情況及代謝產物,并通過藥物分子結構設計或對先導化合物的結構修飾獲得新一代創新藥。本課程以藥物研發為主線,沿用G. Patrick 主編的藥物化學風格,從藥物發現、靶點、構效關系、合成、設計、藥動學等方面進行探討,并對每一部分內容的研究方法、手段技術和思維理念盡可能的詮釋,希望對藥物化學研究生的課題設計和實驗設計有所啟迪。
三、課程教學內容
Section 1 The science of medicinal chemistry (3學時)
1 Introduction
2 From concept to market
Section 2 - Drug target (3學時)
1 Enzymes
2. Receptors
3. Carrier proteins
4. Structural proteins
5. Nucleic acids
6. Lipids
7. Carbohydrates
Section 3 –Pharmacokinetics(3學時)
1. Pharmacokinetics
2. Drug absorption
3. Drug distribution
4. Drug metabolism
5. Drug excretion
6. Drug administration
7. Drug dosing
Section 4–Biological testing and bioassays (3學時)
1. Testing drugs
2. Testing drugs in vitro
3. Testing drugs in vivo
Section 5 –Drug discovery (3學時)
1. The lead compound
2 Natural source of lead compounds
3 Synthetic source of lead compounds
Section 6 –Synthesis (3學時)
1. Synthetic considerations
2. Stereochemistry
3. Combinatorial synthesis
Section 7 –SAR 3學時
1. Definition of SAR
2. Binding interactions
3. Functional groups as binding groups
4. The pharmacophore
5 .QSAR
Section 8-Target orientated drug design (3學時)
1. Aims of drug design
2. CADD
3. Simplification of complex molecules
4. Conformational restraint
5. Extra binding interactions
6. Enhancing existing binding interactions
Section 9–Pharmacokinetic orientated drug design(3學時)
1. Drug solubility
2. Drug stability
Section 10 –Patenting and manufacture(3學時)
1. Patenting and chemical development
2. Optimization of reactions
3. Scale-up issues
4. Process development
5. Specifications
Section-11 Preclinical testing and clinical trials (3學時)
1. Toxicology
2. Pharmacology and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3. Drug metabolism studies
4. Clinical trials
5. Regulatory affairs
Section12-Case study inhibitors of EGF-receptor kinase (1學時)
1.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Testing procedures
3. From lead compound to dianilino-phthalimides
4. Modeling studies
5. 4-(phenylamino)pyrrolopyrimidines
6. Pyrazolopyrimidines
Section 13-History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學時)
1. The age of herbs, potions and magic
2. The nineteenth century
3. A fledgling science (1900-1930)
4. The dawn of the antibacterial age (1930-1945)
5. The antibiotic age (1945-1970s)
6. The age of reason (1970s to present)
四、參考文獻
1、Medicinal chemistry G. Patrick主編。
2、有機化學中的光譜方法 Dudle H. Williams Lan Flemingz主編
3、藥物合成反應 聞韌主編
4、藥物化學進展(1-4)彭司勛等主編。
課程簡介及教學大綱
《藥物合成新技術》
一、課程基本情況
課程編號 | 035312013 | 開課學期 | ■春季學期 □秋季學期 | 學分 | 3 | ||
課程名稱 |
藥物合成新技術 New Methodology for Drug Synthesis |
||||||
課程類型 | □公共課 □學科通開課 ■專業基礎課 □方向選修課 | ||||||
課程學時分配 | 課程學時 | 學時分配 | |||||
54 | 課堂講課 | 45 | |||||
課堂討論 | 9 | ||||||
自學交流 | |||||||
課 程 負責人 |
陳世武 | 課程團隊 | 陳世武、劉映前 | ||||
教學方式 | ■課堂講授 □專題討論 | 考核方式 | ■考試 □考查 | ||||
適用專業及層次 | 藥學專業研究生 | ||||||
先修課程 | 《藥物合成反應》 | ||||||
教 材 | 《藥物合成新方法》(張三奇,化學工業出版社) | ||||||
參考書目 | 《現代有機合成化學進展》、《現代有機反應》 | ||||||
《藥物合成新技術》以現代有機合成新方法的發展為主線,詳細、系統地講述藥物合成路線的設計、過渡金屬配合物、不對稱合成法、固相合成法、組合化學法、綠色合成法、電化學合成法、光化學合成法、超聲合成法、微波化學合成法、仿生合成法、酶催化的合成法、無溶劑合成法及有機合成中分離純化的新策略等內容。
三、課程教學內容
第1章 緒論(3學時)
介紹合成藥物的發展、藥物合成的新方法、新技術及藥物合成的發展趨勢。
第2章 藥物合成路線的設計(6學時)
介紹藥物的逆合成分析法、合成中的選擇性及優化,并舉例介紹幾種典型藥物合成路線的設計。
第3章 過渡金屬配合物的應用(6學時)
介紹過渡金屬配合物的成鍵性質及基元反應的基礎上,對金屬配合物催化的氧化反應、還原反應、異構化反應、碳碳鍵的形成反應等分別進行簡述,最后介紹這類反應在藥物合成中的應用。
第4章 不對稱合成法及其應用(9學時)
首先介紹不對稱合成中的基本概念,再分述不對稱氧化反應、還原反應、Diels-Alder反應和碳-碳鍵的不對稱反應及其應用。
第5章 固相合成法(3學時)
概要介紹固相合成法,重點介紹linker化學及固相合成法的應用。
第6章 組合化學法(3學時)
介紹化合物庫的合成法,并重點講授組合化學在藥物合成與新藥研究中的應用。
第7章 綠色化學法(6學時)
介紹綠色化學原理和化學反應原子經濟性的基礎上,重點介紹環境友好介質中的合成及新型催化劑的開發與應用。
第8章 其他合成方法(6學時)
介紹有機電化學合成、有機光化學合成、超聲化學合成、微波促進的有機合成、仿生合成法、酶催化的合成、無溶劑合成法等新方法。
第9章 分離純化的新策略(3學時)
有機合成中的產物純化、相轉化和相標記及標簽法在藥物合成中的應用。
課堂討論(9學時)
通過學生查閱文獻,對最新文獻中的合成新方法的應用進行綜合分析經討論。
課程簡介及教學大綱
藥物化學進展
一、課程基本情況
課程編號 | 035502021 | 開課學期 | ■春季學期 □秋季學期 | 學分 | 3 | ||
課程名稱 |
藥物化學進展 Advances in Medicinal Chemistry |
||||||
課程類型 | □公共課 □學科通開課 □專業基礎課 ■方向選修課 | ||||||
課程學時分配 | 課程學時 | 學時分配 | |||||
54 | 課堂講課 | 36 | |||||
課堂討論 | 9 | ||||||
自學交流 | 9 | ||||||
課 程 負責人 |
陳世武 | 課程團隊 | 陳世武、賀殿 | ||||
教學方式 | ■課堂講授 ■專題討論 | 考核方式 | □考試 ■考查 | ||||
適用專業及層次 | 藥學研究型碩士、藥學專業碩士 | ||||||
先修課程 | |||||||
教 材 | |||||||
參考書目 | 《藥學化學總論》(郭宗儒)、《藥物化學進展》(彭司勛主編系列) | ||||||
藥物化學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化學與醫學、藥理學、生物化學、生物信息學及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相互結合的交叉學科。本課程主要先導化合物的發現策略、藥物作用新靶點、不同類型藥物研發的新成果和發展動向。
三、課程教學內容
本課程主要采用專題講座、資料查閱和課堂討論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擬開展的講座題目如下:
第一講 藥物化學發展史(3學時)
第二講 先導化合物的發現策略(3學時)
第三講 藥物作用新靶點(3學時)
第四講 植物來源抗癌藥物研究進展(3學時)
第五講 蛋白酶抑制劑的研究進展(3學時)
第六講 抗腫瘤金屬配合物的研究進展(3學時)
第七講 一氧化氮供體與新藥研究(3學時)
第八講 血管新生抑制劑的研究進展(3學時)
第九講 以糖為基礎的新藥研究(3學時)
第十講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研究進展(3學時)
第十一講抗艾滋病藥物研究進展(3學時)
第十二講 離子通道與腦缺血(3學時)
講座結束后,安排學生就某一專題查閱文獻,進行總結(9學時),然后就查閱的文獻進行PPT 匯報和討論(9學時)。
、
課程簡介及教學大綱
抗腫瘤藥的新型設計方法
一、課程基本情況
課程編號 | 035502022 | 開課學期 | □春季學期 ■秋季學期 | 學分 | 3 | ||
課程名稱 |
(中文)抗腫瘤藥的新型設計方法 (英文)novel drug design of anticancer agents |
||||||
課程類型 | □公共課 □學科通開課 □專業基礎課 ■方向選修課 | ||||||
課程學時分配 | 課程學時 | 學時分配 | |||||
54 | 課堂講課 | 40 | |||||
課堂討論 | 8 | ||||||
自學交流 | 6 | ||||||
課 程 負責人 |
賀殿 | 課程團隊 | 賀殿、李沖 | ||||
教學方式 | ■課堂講授 □專題討論 | 考核方式 | ■考試 □考查 | ||||
適用專業及層次 | 藥學專業研究生 | ||||||
先修課程 |
化學類: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量子化學和物理有機化學等。 生物類: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毒理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分子藥理學、藥物代謝動力學、基因學和生物工程學等。 其它學科:x-射線結晶學、計算化學、計算機圖形學、數學和物理學等。 |
||||||
教 材 | 自編 | ||||||
參考書目 |
William O. Foye . Foye’s Principles of Medicinal Chemistry,6th ed., 2007, Editor: Lemke and Williams Burger’s Medicinal Chemistry and Drug Discovery, Abraham, D.J., Ed. 6th Ed., 2003.. |
||||||
抗腫瘤藥的新型設計方法通過掌握腫瘤發病機制和腫瘤的生物化學特性,熟悉和探索各種抗腫瘤藥的新型設計方法,設計和開發高選擇性、毒性小而有效的新型抗腫瘤藥的一門學科,通過本課程的教學,回答的問題是為什么現有抗腫瘤藥化療毒性大和如何發現一個安全有效的抗腫瘤新藥,為從事抗腫瘤新藥研究和指導臨床合理用藥等工作奠定理論基礎。
三、課程教學內容
第一章 腫瘤發病機制 (2學時)
1.1 發現
1.2 分類
1.3 發生機制
第二章 腫瘤治療現狀 (2學時)
2.1 化療藥
2.2 經典抗腫瘤藥的缺陷
2.3 治療新靶點
2.4 治療現狀
第三章 腫瘤細胞的生物學特性 ( 6學時)
3.1 表型標記
3.2 藥物外排或細胞毒素
3.3 腫瘤細胞的代謝特點
第四章 種屬差異大小與化學治療的藥選擇性 (6學時)
4.1 化學治療
4.2 種屬差異
4.3常規化學治療藥與化學治療
4.4抗腫瘤化學治療藥的特殊性
4.5抗腫瘤藥的抗癌作用與致毒機理
第五章 抗腫瘤藥的主要設計方法 (12學時)
5.1 topoisomerase inhibitory
5.2 CDK inhibitory
5.3 IKK inhibitory
5.4基于KSP EG5蛋白的抗腫瘤藥設計
5.5二氫葉酸還原酶抑制劑
5.6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5.7基于BCL-2的抗腫瘤藥設計
5.8 DNA嵌入劑
5.9干擾DNA合成的抗腫瘤藥設計
5.10細胞毒烷化劑的抗腫瘤藥設計
5.11 MK2抑制劑
5.12基于pLK1的抗腫瘤藥設計
第六章 多因素種屬差異整合設計新型抗腫瘤藥設計 (12學時)
6.1 腫瘤細胞虛擬專一性生化代謝設計
6.2 多因素種屬差異整合藥物設計倍增種屬差異性,提高抗腫瘤藥對腫瘤細胞和正常細胞區別能力
6.3多因素種屬差異整合藥物設計倍增種屬差異性,降低抗腫瘤藥在正常細胞中毒化能力
6.4 因素種屬差異整合設計新型抗腫瘤藥設計
第七章 抗腫瘤新藥評價 (14學時)
7.1抗腫瘤新藥評價的化學評價
7.2抗腫瘤新藥評價的成藥性評價
7.3抗腫瘤新藥評價的藥理學評價
7.4抗腫瘤新藥評價的安全性評價
四、參考文獻
1. William O. Foye . Foye’s Principles of Medicinal Chemistry,6th ed., 2007, Editor: Lemke and Williams
2. Burger’s Medicinal Chemistry and Drug Discovery, Abraham, D.J., Ed. 6th Ed., 2003.
3. Natl. Cancer Inst..
4. Nat. Rev. Cancer
5. Cancer Biol
6. Cancer Biol. Ther.
7. Eur. J. Med.Chem.
8. J Med Chem
9. J Cancer Res Clin Oncol
10. Curr Med Chem Anti-Canc Agents
11. Oncogene
12.Toxicology.
課程簡介及教學大綱
藥物代謝
一、課程基本情況
課程編號 | 035502023 | 開課學期 | ■春季學期 □秋季學期 | 學分 | 2 | ||
課程名稱 |
藥物代謝 Drug metabolism |
||||||
課程類型 | □公共課 □學科通開課 □專業基礎課 ■方向選修課 | ||||||
課程學時分配 | 課程學時 | 學時分配 | |||||
36 | 課堂講課 | 18 | |||||
課堂討論 | 6 | ||||||
自學交流 | 12 | ||||||
課 程 負責人 |
趙全義 | 課程團隊 | |||||
教學方式 | ■課堂講授 ■專題討論 | 考核方式 | ■考試 □考查 | ||||
適用專業及層次 | 藥學專業研究生 | ||||||
先修課程 | 藥學及其相關課程 | ||||||
教 材 | 自編 | ||||||
參考書目 | 藥理學、生物藥劑學 | ||||||
藥物代謝是研究藥物在生物體內的吸收、分布、生物轉化和排泄等過程的特點和規律的一門科學,即藥物分子被機體吸收后,在機體作用下發生的化學結構轉化。也是藥物研發產業鏈中的重要環節,貫穿藥物研究過程的始終。本課程主要從化學生物學的角度闡述藥物代謝的過程及代謝物的結構,代謝酶的類型及其調控機制,體外模擬酶代謝的方法及技術,手性藥物代謝規律及其代謝產物預測等,為藥物毒副作用的闡述提供化學基礎。
三、課程教學內容
1、藥物代謝的過程 (6學時)
1.1藥物的吸收和相互作用
1.2藥物的分布和相互作用
1.3藥物的代謝和作用
1.4藥物的排泄和相互作用
1.5 藥物吸收、分布的研究方法和技術
1. 1、藥物的吸收和相互作用
2. 2、藥物的分布和相互作用
3. 3、藥物的代謝和作用
4. 4、藥物的排泄和相互作用
2、藥物代謝的方式 (6學時)
2.1肝臟代謝
2.2腸壁代謝
2.3 肝微粒體中代謝酶的分離純化
2.4 肝臟代謝的體外模擬
1. 1、肝臟代謝
2. 2、腸壁代謝
3、代謝的兩個階段 (6學時)
3.1第一階段通常是氧化、還原和水解反應;
3.2第二階段是結合反應。
3.3 細胞色素P450的功能模擬
3.4 I相產物與II相產物的分析與模擬
4、影響藥物代謝的因素 (6學時)
4.1給藥途徑與給藥劑量對代謝的影響;
4.2.酶促及酶抑作用
4.3影響藥物代謝的生理因素
4.4 酶促、酶抑反應的實驗設計及實施
5、手性藥物及潛手性藥物的代謝 (9學時)
5.1 手性藥物的代謝
5.2 潛手性藥物的代謝
5.3 代謝酶在手性合成上的應用
6、藥物代謝的現代分析技術 (3學時)
四、參考文獻
1、生物藥劑學,各種版本均可。
2、手性藥物及藥理學 曾蘇主編。
八、 畢業論文及學位論文
學生畢業需完成《藥學院學術學位研究生在學期間完成科研成果的基本要求》(2012版)方可進行畢業學位論文的答辯。學位論文寫作按照《蘭州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寫作規范》要求完成方可進行論文答辯。
蘭州大學
添加蘭州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蘭州大學考研分數線、蘭州大學報錄比、蘭州大學考研群、蘭州大學學姐微信、蘭州大學考研真題、蘭州大學專業目錄、蘭州大學排名、蘭州大學保研、蘭州大學公眾號、蘭州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蘭州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lanzhoudaxue/yanjiushengyuan_269334.html
推薦閱讀
-
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錄取實施細則
根據蘭州大學《關于做好 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和《歷史文化學院 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請考核制實施方案》有關要求,結合我院各學科實際情況,現將我院 2022年博士招生錄……
日期:03-11 閱讀量:21264 -
蘭州大學關于做好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研究生期末考試工作
各培養單位、各位研究生: 為做好研究生課程的考務組織、成績評定、試卷資料存檔保管等工作,現就做好本學期研究生課程考核工作的相關安排通知如下。 一、考核安排 1.2021-2022學年第……
日期:12-27 閱讀量:24789 -
蘭州大學開展“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宣傳月”暨第十四屆研
各研究生培養單位: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周年大會以及兩院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研作風學風建……
日期:12-17 閱讀量:21770 -
甘肅省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公告
年甘肅省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設西北民族大學、天水市招生辦公室、平涼市招生辦公室、張掖市招生辦公室、蘭州大學、蘭州交通大學、蘭州財經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西北師范大學、甘肅農……
日期:09-29 閱讀量:23592 -
2021考研蘭州大學擬錄取研究生名單公示
根據教育部《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和蘭州大學《關于做好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工作的通知》相關要求,現對我校年碩士研究生擬錄取名單進行公示,公示時間:年月日年月……
日期:05-27 閱讀量:23973 -
蘭州大學2021年各學院博士研究生復試安排(持續更新中)
(持續更新中)學院代碼學院名稱復試時間數學與統計學院月日日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月日日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月日日化學化工學院月日生命科學學院月日日資源環境學院月日日草地農業科技學……
日期:05-17 閱讀量:24301 -
蘭州大學網絡與繼續教育學院的聯系方式
蘭州大學網絡與繼續教育學院的聯系方式聯系地址:甘肅省蘭州市東崗西路號郵編:電話:……
日期:05-03 閱讀量:24135 -
蘭州大學網絡與繼續教育學院的介紹
蘭州大學網絡與繼續教年舉辦自學考試應用型(短線)專業教育,年朝育部批準試點網絡教育,同年成立網融育學院,年成人教育學院更名為繼續教育學院,年開展遠程教育,年網纟醱育學院與繼……
日期:05-03 閱讀量:22099 -
蘭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的聯系方式
蘭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地點: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天水南路號蘭州大學大學生活動中心郵政編碼:聯系電話:傳真::……
日期:05-03 閱讀量:23918 -
蘭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的介紹
蘭州大學留學生教育始于年;年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成立,與外事處合署辦公;年單獨建院。目前,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是蘭州大學來華留學生漢語教育教學的辦學實體,同時承擔蘭州大學來華留學生……
日期:05-03 閱讀量:22251 -
蘭州大學萃英學院的聯系方式
蘭州大學萃英學院的聯系方式電話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天水南路號郵箱:……
日期:05-03 閱讀量:23477 -
蘭州大學萃英學院的介紹
學院簡介學院概況萃英學院成立于年月,專門負責實施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學院依托我校基礎學科優勢,致力于建立拔尖人才重點培養機制,吸引最優秀的學生投身基礎科學研究……
日期:05-03 閱讀量:22079 -
蘭州大學護理學院護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全日制護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一、領域概況護理學是以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理論為基礎,研究維護、促進、恢復人類健康的護理理論、知識、技能及其發展規律的應用科學。護理碩士……
日期:05-03 閱讀量:22251 -
蘭州大學護理學院護理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方向
蘭州大學護理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方向護理管理:是研究護理管理活動總的普遍規律、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術的一門科學。其任務是研究護理工作中的特點,找出其規律性,對護理工作的諸因素進……
日期:05-03 閱讀量:2515 -
蘭州大學護理學院的聯系方式
蘭州大學護理學院的聯系方式地址:蘭州市雁西路號電話:……
日期:05-03 閱讀量:24606 -
蘭州大學護理學院的介紹
蘭州大學護理學院簡介蘭州大學護理學院成立于年,由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護理系和蘭州大學護士學校整合組建而成。是蘭州大學所屬二級學院。護理學院目前招收護理學專業本科生和護理碩士專……
日期:05-03 閱讀量:22974 -
蘭州大學藥學院藥學學科藥物分析學專業碩士培養方案
藥學學科藥物分析學專業碩士培養方案:藥物分析學一、學科概況藥物分析學以分析化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為基礎,運用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色譜學和現代儀器分析方法和技術,以化學合……
日期:05-03 閱讀量:24795 -
蘭州大學藥學院藥學學科藥理學專業碩士培養方案
藥學學科藥理學專業碩士培養方案:藥理學一、學科概況藥理學是研究藥物與機體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規律、闡明藥物的作用機制、探尋藥物作用靶點、發現藥物新用途以及指導臨床用藥的一門重要……
日期:05-03 閱讀量:21345 -
蘭州大學藥學院藥學學科藥劑學專業碩士培養方案
藥學學科藥劑學專業碩士培養方案:藥劑學一、學科概況藥劑學是一門以劑型為中心研究其配制理論、處方設計、制備工藝與設備、質量控制及合理應用等多學科滲透的綜合性技術學科。隨著藥劑……
日期:05-03 閱讀量:23085 -
蘭州大學藥學院藥學學科微生物與生化藥學專業碩士培養方
藥學學科微生物與生化藥學專業碩士培養方案:微生物與生化藥學一、學科概況微生物與生化藥學是一門以分子生物學技術如重組技術、分子克隆技術、生物化學技術和微生物技術來研究、開發生……
日期:05-03 閱讀量:2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