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學院2023年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考研招生指南

發布時間:2023-04-13 編輯:考研派小莉
三亞學院2023年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考研招生指南

三亞學院2023年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考研招生指南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三亞學院2023年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考研招生指南 正文

走進校園是為了更好地走向社會
歡迎報考三亞學院2023年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
 
 
        目  錄
 
        一、學校概況
        二、研究生教育簡介
        三、招生學院碩士授權點培養方向與導師隊伍簡介
        四、招生學院教學與科研簡介
        五、招生簡章
        六、招生計劃與參考書目
        七、學費與獎助政策
        八、考研國家線
        九、聯系方式
 
 
 
圖片1.png 
三亞學院圖書館——海南十大生態建筑之一
 
        一、學校概況
 
        三亞學院始建于2005年,由世界500強企業吉利集團出資建設。作為中國成長最快、最具競爭力的綜合類民辦大學,建校十七年來,秉承“讓學生更好地走向社會”的辦學使命,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自覺堅持依法合規非營利辦學。
 
        學校位于海南省三亞市,毗鄰落筆洞文化遺址,美麗校園、宜學宜居,學校圖書館——書山館被評為海南十大生態建筑。校園占地面積3000畝,建筑總面積近50萬平方米。學校下設25個學院,開設56個本科專業(含專業方向),涵蓋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教育學、藝術學、工學、理學、醫學等9個學科門類,在校本科生24000余人。
 
圖片2.png 
三亞學院風雨運動場
 
        學校科研競爭力在全國民辦大學中位列最高等級(A+),連續五年成為獲得國家社科基金立項數第一的民辦高校。2021年,三亞學院在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上實現首個突破,立項總數包括全國所有高校、科研院所等在內的申報單位中已位列至第246位,躋身全國前10%。三亞學院持續加強學科創新平臺建設,目前已建立翟明國、陳國良、容淳銘等3個院士工作站(院士創新平臺),是國內唯一擁有3個院士工作站(院士創新平臺)的民辦高校。學校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三亞深海研究所、國家林業局生態文明中心、海南省文體廳、省旅游委等建立了高層級協同體。牽手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連續舉辦三屆落筆峰全球城市文明與城市創新論壇,共同打造國際影響力學術交流品牌。學校建有民辦高校首個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原中國外交部部長李肇星任名譽主任。現有國家治理研究院、海南旅游消費研究院、海南省鄉村民宿研究中心等多個科研院所。同時,學校深耕辦學數字化發展,投入億元建立海南首個百萬級超算中心,運算性能位列全國高校前五。依托院士工作站和超算中心,學校在海洋科技、南繁種業、環境生態、衛星遙感、健康管理等方面開展高水平科學研究,直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海南自貿港發展需要。
 
        學校與世界多個國家開展交流與合作。2020年,三亞學院與美國伯克利學院合作舉辦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教育項目獲教育部批準;與法國埃塞克高等商學院、丹麥尼爾斯布魯克哥本哈根商學院、巴基斯坦信德伊斯蘭大學等建立跨境聯動合作機制;與美國常春藤高校邁阿密大學、中央阿肯色州立大學成功締結姊妹校;與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美國伯克萊學院等亞、非、歐、美洲的多所大學開展合作,國際學生類別和生源地均不斷增加。學校成功舉辦歐盟伊拉斯謨斯項目大會、全球化洪堡學者論壇、全球型企業中國論壇等多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論壇。
 
        讓我們引以為榮的是,2017年7月教育部辦公廳發文公布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名單,三亞學院獲評全國創新創業50強高校,成為極少數同時擁有全國就業50強、全國創新創業50強兩項榮譽的高校。
 
未標??1.jpg 
        二、研究生教育簡介
 
        2010年6月,三亞學院設立研究生處,同年12月,與中山大學合作并由廣東省學位辦批準,聯合在三亞學院舉辦企業管理專業研究生班。同時,與吉利教育合作,按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精神,啟動GM1000研究生培養計劃,以校企聯合培養、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方式,為吉利集團培養優秀人才。2012年4月,三亞學院與黑龍江大學簽署戰略合作辦學協議,在研究生培養、學術研究、留學生培養、學生實習與實踐四個領域開展合作,并成立黑龍江大學——三亞學院聯合研究生處,聯合培養MBA、MPA研究生。
 
        2017年,海南省學位委員會正式將三亞學院確立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高校,2020年順利通過海南省學位委員會組織的審核評議,2021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同時社會工作、旅游管理、電子信息獲批成為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
 
        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下發的2022年《關于下達需要加強建設的新增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建設進展核查結果的通知》,三亞學院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及相關學位授權點通過核查,成為海南首家、國內少有的民辦高校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其中旅游管理、社會工作、電子信息三個專業獲學位碩士授權點。
 
圖片6.png
三亞學院校長陸丹教授出席2022年碩士生導師培訓會并講話
 
        三、招生學院碩士授權點培養方向與導師隊伍簡介
 
        (一)社會學院社會工作碩士授權點培養方向與導師隊伍簡介
 
        1.社會學院社會工作碩士授權點培養方向簡介
        社會學院社會工作授權點依托現有優勢,回應自貿港需求和數字化治理等社會發展趨勢,積極響應鄉村振興國家戰略,設置了農村社會工作、老年與健康社會工作、人民調解與司法社會工作三個培養方向。
 
        農村社會工作方向將深耕鄉村調查與鄉村振興,準確把握鄉村發展的人才需求,精準定位培養海南鄉村振興與政府鄉村治理亟需的“行動型”人才。
 
        老年與健康社會工作方向將致力于老齡社會研究與健康服務工作,將循證社會工作與循證醫學、健康管理結合起來,培養自貿港建設亟需的養老服務與健康管理領域的“技術型”人才。
 
        人民調解與司法社會工作方向將開展人民調解和社會治理法治化研究,在社區矯正、法治化社會治理等領域積累經驗,結合人工智能和數字賦能,為自貿港建設培養能夠化解社會矛盾、建構社會安全閥、提升政府治理現代化的“行業精英型”人才。
 
        2.社會學院社會工作碩士授權點導師隊伍簡介
 
        本學位點師資力量雄厚、科研力量較強,前沿學術聯系緊密,行業實踐豐富,是一支學歷層次高、教研成果豐富、實務基礎扎實、富有活力、愛崗敬業的優秀教師團隊。團隊成員畢業于北京大學、上海大學、蘭州大學、云南大學、日本名古屋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6人,講師5,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11人。骨干教師中有馬工程首席專家1人,四部委國家級基地首席專家1人,“南海名家”稱號1人,“海南省優秀社會工作人才”4人,海南省高層次杰出人才2人,海南省高層次領軍人才2人,海南省高層次拔尖人才2人。社會工作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導師隊伍見表1和表2。
 
 
        表1  社會工作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校內導師名單
 
序號 學位點名稱 方向(領域)名稱 導師姓名 職稱 學歷
1 社會工作 老年社會工作 哈斯額爾敦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2 許壽童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3 敖小蘭 教授 博士研究生
4 社會工作 農村社會工作 陸丹 教授 博士研究生
5 李靜 教授 博士研究生
6 肖芒 教授 博士研究生
7 陳強 教授 博士研究生
8 社會工作 司法社會工作 楊明 教授 博士研究生
9 朱福勇 教授 博士研究生
10 劉雅斌 教授 碩士研究生
11 祖偉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12 胡宏雁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表2 社會工作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行業導師名單
序號 方向(領域)名稱 姓名 專業技術/職稱 學歷 所在單位 職務
1 農村社會工作 徐騰 中級社會工作師 碩士 成都吾鄉鄉村創業孵化器有限責任公司 總經理
2 梁阿妹 中級社會工作師 碩士 三亞北斗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副總干事
3 黎子豪 社會工作師 碩士(在讀) 三亞匯智社會工作服務社 社長
4 老年與健康社會工作 林蓮英 中級社會工作師 碩士 深圳市社福社會工作督導與評測發展中心;深圳市社會工作標委會委員 中心主任
5 李春玲 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本科 三亞市社會工作者協會;三亞社會服務創新發展中心 會長、理事長
6 于爽 中級社會工作師 碩士 白云嶺南社會服務發展社 督導
7 人民調解與司法社會工作 陳丹 講師/中級社會工作師 碩士 海口市友善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創始人、執行理事長
8 姜濤 教授 碩士 海口市友善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督導
9 黃學文 副調研員 本科 三亞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 高級法官
 
 
圖片7.png 
社會學院聯合主辦第七屆城市空間和社會生活國際會議
 
        (二)旅業管理學院碩士授權點培養方向與導師隊伍簡介
 
        1.旅業管理學院旅游管理碩士授權點培養方向簡介
        旅業管理學院以“大旅游、大文化、大休閑”為核心,以旅游新業態產業鏈布局為發展導向,瞄準數字化,積極培育社會發展需求集中的旅游人才。旅游管理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設置旅游規劃與策劃、熱帶濱海可持續旅游管理、國際酒店與郵輪運營管理三個培養方向。
 
 
        旅游規劃與策劃方向服務海南鄉村振興、鄉村旅游和全域旅游領域,開展海南旅游發展調研和旅游規劃制定工作。該方向在省內擁有多個實驗實訓基地,每年為政府部門提供智庫報告30余篇。現已建成智慧旅游大數據虛擬仿真實驗室和人臉識別與行為研究實驗室,可用于景區智慧管理、旅游吸引物分布與規劃、游客流量檢測、游客消費行為跟蹤和預測、旅游市場監測等方向的研究和教育。該方向致力于培養應對全球新發展、具有創新思維和全局意識的高層次旅游管理專家(顧問)。
 
        熱帶濱海可持續旅游管理方向緊扣海島生態旅游發展戰略,通過翟明國院士工作站對海南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生態承載力等進行跟蹤研究。現已成立生態承載與可持續發展實驗室,可用于海南社會和生態承載力測量、海南生態補償、海南生態產品價值評估和生態產品開發等研究和教學。該方向還致力于海上親水(近水),如海上浮艇觀光、漁業休閑等項目管理、濱海休閑項目開發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研究,為三亞百余家海上休閑管理公司提供管理咨詢,致力于培養海南綠色發展政策制定專家、海洋休閑項目管理高級顧問。
 
15760317424656629.jpg 
三亞學院海南旅游消費研究院揭牌儀式
 
圖片9.png 
三亞學院榮獲2020年優秀人才培養院校
 
        國際酒店與郵輪運營管理方向服務酒店及郵輪相關產業人才需求,與國際知名酒店和郵輪游艇企業保持高密度、多領域合作。目前已與三亞亞特蘭蒂斯酒店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人才培養、師資培訓等方面密切合作。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的指導下,依托三亞游輪游艇發展的資源稟賦,該方向積極開展游艇產業高質量發展、郵輪游艇新業態旅游項目開發和管理、郵輪游艇產品供給、游輪游艇消費特征等領域的研究,在郵輪經濟全產業鏈發展背景下,培養郵輪游艇旅游項目創新和管理、郵輪游艇航線開發高層次“產業管理型”人才。
 
圖片10.png 
旅業管理學院與美高梅度假酒店開展訂單式人才班選拔活動
 
        2.旅業管理學院旅游管理碩士授權點導師隊伍簡介
 
        旅業管理學院旅游管理碩士授權點擁有一支國際化、職業化、高層次且充滿活力的師資團隊。校內導師18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人。雙師型教師高達80%。具有博士學位的導師14人,占比77.8%,擁有教授(含研究員)職稱10人,占比55.6%。行業導師12人,均為旅游行業資深高管兼職導師。具體情況見表3和表4。 
 
        表3  旅游管理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校內導師名單
 
序號 學位點名稱 方向(領域)名稱 導師姓名 職稱 學歷
1 旅游管理 旅游規劃與策劃 楊玉英 研究員 博士研究生
2 柴勇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3 李卉妍 教授 博士研究生
4 亓元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5 李如躍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6 王丹 教授 博士研究生
7 高一蘭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8 旅游管理 熱帶濱海可持續旅游管理 朱沁夫 教授 碩士研究生
9 耿靜 教授 博士研究生
10 王昆強 教授 碩士研究生
11 駱娟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12 王云鳳 教授 碩士研究生
13 胡國恒 教授 博士研究生
14 黃曉野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15 旅游管理 國際酒店與郵輪運營管理 李慧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16 姜騫 教授 博士研究生
17 李峰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18 陳祥敏 教授 碩士研究生
 
        表4  旅游管理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行業導師名單
 
序號 方向(領域)名稱 姓名 職稱 學歷 所在單位 職務
1 旅游規劃與策劃 王曉紅 教授 博士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全球化雜志社 副部長、副主編
2 劉輝 講師 博士 北京璟田城市規劃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董事長
3 白云彥   碩士 北京綠金咨詢有限公司;北京麥火文化有限公司 董事長、總裁
4 陶列平 副教授、高級景觀園林師 碩士 三亞市林業局;三亞市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 局黨組成員、主任
5 熱帶濱海可持續旅游管理 吳文祥 研究員 博士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研究員
6 徐聰榮 高級工程師 碩士 江西省林業調查規劃研究院 副院長
7 李松海 教授 博士 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博導、首席科學家
8 邱靈 副研究員 博士 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創新戰略研究室 副主任
9 國際酒店與郵輪運營管理 劉京   碩士 無錫魯能萬豪酒店 總經理
10 陳蘭 高級會計師 碩士 利安達會計師事務所 合伙人
11 左正和 高級政工師 碩士 中共三亞市委政法委員會 常務副書記
12 郭銘菲   碩士 三沙南海夢之旅郵輪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三)工學部碩士授權點培養方向與導師隊伍簡介
 
        1.工學部電子信息碩士授權點培養方向簡介
        工學部由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理工學院構成。工學部電子信息授權點依托學科現有基礎和優勢,適應海南自貿港建設和未來社會、科技發展需求,設置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與工程、網絡與信息安全、計算機技術四個培養方向。
 
        人工智能方向主要面向城市治理、智能網聯汽車、VR/AR/MR智能應用、動漫渲染、社會語義分析等產業與領域,培養從事圖像、視頻、光譜等多源信息智能采集及預處理技術,機器學習及深度學習模型與方法,多源信息智能處理與分析,高性能分布式并行計算,智能決策、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技術與方法研究,培養具有在相關產業和領域從事人工智能技術研究與應用能力的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大數據技術與工程方向主要面向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金融業、醫療康養業、熱帶農業以及空天信息、工業互聯網、區塊鏈、汽車營銷、房產信息管理等大數據產業應用,從事大數據采集與清洗、大數據高效存取與管理、大數據分析與處理,數據挖掘、大數據可視化、時空大數據、健康醫療大數據等數據產品的開發與應用以及數字資產交易、熱帶農產品溯源等技術和方法的研究,培養具備大數據分析處理與應用能力的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網絡與信息安全方向主要面向網絡空間安全、網絡信息安全、區塊鏈工程、金融科技等應用領域,培養掌握堅實網絡與信息安全領域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網絡與信息安全工程實踐和系統開發能力,具有較強的工程項目組織與管理能力、技術創新和系統集成能力。系統地研究并解決網絡與信息安全中的相關問題,具有從事相關方向的科學研究能力的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計算機技術方向主要面向計算機軟硬件技術及熱點應用領域,培養掌握計算機技術專業知識、各種應用技術及方法,了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發展動向,能獨立運用計算機科學理論方法和計算機軟、硬件技術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具有良好專業素質、創新意識和工程實踐適應能力的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圖片11.png  
超算中心
 
圖片12.png 
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承辦2018年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學術年會
   
        2.工學部電子信息碩士授權點導師隊伍簡介
        工學部電子信息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與中科院深海所、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海南研究院、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以及吉利、騰訊、科大訊飛等科研院所、企業建立了聯合人才培養機制,形成了一支穩定且有較高水平的校內導師團隊和企業兼職導師團隊。校內導師10人,其中博導1人。具有教授職稱8人,占比80%,擁有博士學位7人,占比70%。行業導師17人,均為計算機、電子信息行業的社會精英。導師隊伍的具體情況見表5和表6。
 
        表5  電子信息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校內導師名單
 
序號 學位點名稱 方向(領域)名稱 導師姓名 職稱 學歷 備注
1 電子信息 計算機技術 李社蕾 教授 碩士研究生  
2 孫文福 教授 碩士研究生  
3 林甄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4 電子信息 人工智能 劉開南 教授 博士研究生 兼方向3
5 楊濤 教授 博士研究生 兼方向1
6 周波 教授 博士研究生 兼方向1
7 電子信息 大數據技術與工程 汪源 教授 碩士研究生 兼方向1
8 楊博雄 教授 博士研究生  
9 趙福軍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10 網絡信息安全 楊明 教授 博士研究生 兼方向3
 
        表6  電子信息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行業導師名單
 
序號 方向(領域)名稱 姓名 職稱 學歷 所在單位 職務
1 計算機技術 王彬 高級工程師 本科 廣域銘島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監
2 錢超 高級(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 本科 科大訊飛 項目經理
3 李伯犀 SCRUM國際聯盟SCRUM Master、華為PAAS&EI高級工程師 碩士 北京構力科技有限公司 AI研發中心技術總監
4 白瑞雪 高級 博士 北京愛太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總經理
5 李興斌 高級 碩士 珠海薈森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
6 周暉 高級 碩士 武漢灣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7 人工智能 黃磊 AWS專家級解決方案架構師(SAP-C01) 碩士 科大訊飛 產品經理、軟件設計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行業導師
8 方永 高級工程師(電子工程)、PMP、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 碩士 科大訊飛 交付總監
9 陸慧敏 高級 博士 揚州新海陸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術總監
10 亢棟 中級 碩士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企業高管
序號 方向(領域)名稱 姓名 職稱 學歷 所在單位 職務
11 大數據技術與工程 楊小鋒 研究員 博士 海南大學三亞南繁研究院 副院長
12 聶聰 中級 本科 騰訊云計算(海南)有限責任公司 副總經理
13 張樹彬 高級工程師 碩士 科大訊飛海南公司 總經理
14 網絡信息安全 李俊 研究員 博士 工信部工業信息發展研究中心 副所長
15 趙品達 注冊IT審計師 碩士 科大訊飛 市場經理
16 劉旭   碩士 上海戎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技術總監
17 康雄 中級 本科 中電長城網際系統應用(海南)有限公司 總經理
 
        四、招生學院教學與科研簡介
 
        (一)社會學院
        社會學院的前身是社會發展學院,成立于2005年,是三亞學院最早建立并開始招生的學院之一。學院教師近年來主持和承擔了多項國家、教育部及海南省的重大、重點及青年基金課題項目,在權威期刊和SSCI期刊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在知名出版社出版著作數十篇。2021年,社會學獲批省級重點建設學科,社會工作專業獲評省級一流本科教育示范專業,社會調查方法課程獲評海南省級一流課程,辦學實力和水平顯著提升。學院現有社會發展研究所、海南民族宗教事務發展研究中心、海南省島嶼文化生態與社會發展研究基地3個科研平臺。學院是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合作單位,建有教育部產學研合作基地1個,與三亞市民政局共建社工培訓中心1個,建有社會調查與數據處理實驗室、社會治理與大數據實驗室、田野調查與定性資料處理實驗室、社會工作實驗室(包括個案實驗室、小組與項目研討實驗室、社區議事廳)、心理學實驗中心(預防自殺研究中心)等7個現代化教學實驗室。同時學院十分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創新能力和實務能力的培養,著力提升人才培養的專業優勢與核心競爭力。
 
圖片13.png
圖片14.png 
 
        (二)旅業管理學院
        旅業管理學院擁有翟明國院士工作站、海南旅游消費研究院、海南省度假酒店與住宿業研究基地、海南省旅游新業態研究中心、休閑度假研究中心以及省級旅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科研中心和實踐教學基地。學院以應用型特色人才培養為導向,秉持國際化辦學理念,形成了具有深度協同的“政、校、行、企”合作辦學和“訂單式”人才培養的辦學特色。建有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涵蓋數字化運營、OPERA、消費行為、生態可持續等實驗室,在建奢侈品設計與鑒賞實驗室;省級精品課程2門、省級在線公開課3門,校級重點學科1項,校級教學團隊1個,校級精品課程5門。旅業管理學院聚焦學生國際化視野與應用能力的培育,與世界頂級奢侈品企業、國際知名酒店及旅游企業合作共建實踐教學基地,遴選亞特蘭蒂斯、萬豪、洲際等頂級酒店及Face2Face奢侈品咨詢公司開展校企合作,為學生開辟多元化成長和就業機會。此外,學院于2022年成立了復星旅文智慧旅游產業學院,充分利用自身專業優勢與復星旅文集團積極進行信息交流,緊密對接文化旅游行業的產業鏈和崗位群,積極探索全新合作模式,建立契合企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
 
2022516151232552.jpg 
復星旅文智慧旅游產業學院簽約儀式
 
        (三)工學部
        工學部以海南自貿港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產業布局發展為導向,聚焦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制造、高性能計算、區塊鏈等科技前沿,依托陳國良院士團隊創新中心、容淳銘院士工作站、軟件基因工程中心等科研平臺,助力智慧海南建設。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項目研發、海南省重點研發、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省部級課題30余項。工業互聯網實驗室是三亞學院與工信部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聯合研制并建設的新一代工業互聯網實驗室,是工業互聯網工程、智能制造4.0、工業信息安全、智慧工廠、智慧物流、3D打印、數字孿生、工業仿真等領域的科研、實驗平臺。高性能計算(超算)中心是首個民辦高校自籌建設的高性能計算中心,是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發展、產業協同以及社會服務的重要平臺,集群峰值計算能力達4500萬億次/秒(雙精度浮點),高性能GPU集群峰值計算能力達8120 TFLOPS(單精度浮點)。
 
圖片16.png 
容淳銘院士工作站
 
15417544442217115.jpg
陳國良院士團隊創新中心
 
        五、招生簡章
        (一)招生專業、學習方式、基本學制
 
        1.招生專業
        2023年我校在社會工作、旅游管理、電子信息三個專業學位類別招生。具體招生專業、擬招生人數、考試科目等信息詳見《三亞學院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招生人數僅供報考時參考,錄取時將根據教育部最終下達的招生計劃,綜合考慮學校生源狀況和發展需要,適當調整。
 
        2.學習方式
        2023年,我校招收的研究生學習方式為全日制。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基本修業年限內須全脫產在校學習。
 
        3.基本學制
        社會工作:學制2年
        旅游管理:學制2年
        電子信息:學制3年
 
        (二)報名條件
 
        1.基本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規定的體檢要求。
        考生必須符合下列學歷條件之一:
        ①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2023年9月1日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
        ②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③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從畢業后到2023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員,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④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獲國(境)外相應學歷(學位)證書者,須在參加我校復試前取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
        2.報考旅游管理碩士(MTA)專業學位的特別要求
        報考旅游管理碩士(MTA)專業學位的考生,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大學本科畢業后工作3年以上(含3年,從畢業后到2023年入學之日)。
        (2)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學歷或大學本科結業后工作5年以上(含5年),達到大學本科畢業同等學力。
        (3)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后工作2年以上(含2年)。
 
        (三)報名流程
        考生須仔細閱讀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教育部、考生所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報考點以及我校的相關通知公告,并如實、準確填寫本人報名信息。由于不按公告要求報名、不符合報考條件、誤填報考信息、或故意填報虛假信息等原因,導致不能考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報名流程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兩個階段。
 
        1.網上報名
        (1)預報名:2022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網上報名:2022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
        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上報名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再修改報名信息。
        (3)報名網站: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以下簡稱“研招網”)
        教育網址:https://yz.chsi.cn
        公網網址:https://yz.chsi.com.cn
        (4)考點選擇:應屆本科畢業生選擇就讀學校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其他考生(含MTA考生)應選擇工作或戶口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考生須按報考點要求辦理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手續及參加考試。
        (5)考生報名時只能填報一個招生單位的一個專業。待考試結束,教育部公布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過“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了解招生單位的調劑辦法、計劃余額等信息,并按相關規定自主多次平行填報多個調劑志愿。
        (6)按規定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的考生,在網上報名時須如實填寫少數民族身份,且申請定向就業少數民族地區。
        (7)國防生和現役軍人報考碩士研究生,按軍隊相關部門規定辦理。
        (8)報名期間,我校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s://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在規定時間內提供學歷(或學籍)認證報告。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須提交《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
 
        2.網上確認(現場確認)
        網上報名成功后,所有考生均須攜帶相關材料在規定的時間內,在網上或前往所選報考點現場確認網報信息和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逾期不再補辦。
        (1)時間及地點:以考生所選考點通知或公告為準。
        (2)所需材料:網上確認(現場確認)須提交考生本人有效二代居民身份證原件(截至初試考試日期仍有效)、學歷學位證書原件(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網上報名編號、所選考點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3)經考生確認的報名信息在考試、復試及錄取階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3.注意事項
        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網上報名時須在備注中注明“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僅限工作單位和戶籍在國務院公布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定向就業原單位的少數民族在職人員考生享受此政策。
        在職人員:報名時不必出具工作單位同意報考的證明,與工作單位因報考研究生產生的問題由考生本人自行處理。若因上述問題導致考生無法被錄取,我校不承擔責任。
 
        (四)資格審查與準考證發放
        我校在報名、復試、錄取及入學等各階段將對考生報考資格進行多次嚴格審查,對弄虛作假、不符合報考條件者,不論何時,一經查實,即按有關規定取消其考試、錄取資格或學籍。
考生可在考試前十天左右登錄“研招網”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使用A4幅面白紙打印,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或書寫。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和復試。
 
        (五)考試(初試、復試、調劑復試)
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分初試和復試兩個階段進行。
 
        1.初試
        (1)初試時間:2022年12月24日至25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2)初試科目:初試方式均為筆試,各科考試時間均為3小時。
        12月24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論、管理類綜合能力
        12月24日下午 外國語
        12月25日上午 業務課一
        12月25日下午 業務課二
        (3)初試地點:詳見所選考點的通知公告。
        (4)命題范圍:①全國統一命題科目(政治、英語、數學、管理類聯考)由教育部考試中心或教育部指定相關機構統一編制公布考試大綱、統一命題。②我校社會工作碩士和電子信息碩士為自主命題。③我校不舉辦任何形式的考研輔導班。
 
         2.復試
         學校依據教育部劃定的全國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和錄取政策,結合本年度各專業(或研究方向)招生計劃和考生初試成績,制定并公布我校各專業(或研究方向)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要求(復試分數線)。
        (1)我校采用差額復試,差額比例一般不低于120%。
        (2)外國語聽力及口語測試在復試中進行,成績計入復試成績。
        (3)旅游管理碩士(MTA)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在復試中進行,成績計入復試總成績。
        復試將對考生專業知識、創新能力、綜合素養和外國語聽說水平、思想政治和品德情況等進行考核。復試不合格者不予錄取。復試具體要求、復試科目及命題范圍詳見《復試工作辦法》(復試前另行通知)。
 
        3.調劑復試
        我校公布復試分數線及接收調劑政策后,未能參加第一志愿學校(或專業)復試或復試未錄取的考生,如符合調劑要求,可通過教育部指定的“全國碩士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申請調劑復試。
 
        (六)體檢
        考生體檢工作在考生擬錄取后組織進行。體檢標準參照教育部、原衛生部、中國殘聯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和《教育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執行。
 
        (七)錄取
        根據國家下達的招生計劃,結合考生總成績(含初試和復試)及其思想政治表現、身體健康狀況等,按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的成績不計入復試成績,但單科成績未達到60分者,不予錄取。
        體檢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考生考試誠信狀況是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內容和錄取的重要依據,對于思想政治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入學時未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者,錄取資格無效。
 
       (八)就業方式
        碩士研究生按就業方式分為“定向就業”和“非定向就業”兩種類型。定向就業碩士生入學前須與我校及用人單位簽訂定向合同,畢業后按定向合同就業,學習期間人事檔案和戶口均不能轉入我校;非定向就業碩士生入學前必須將人事檔案調入我校,可將戶口遷入我校,畢業后與用人單位經雙向選擇就業。
        網上報名時,考生必須明確選擇就業方式,報名后不得更改,復試后按報名信息錄取。
        此外,我校錄取的研究生在順利完成學業后,學校100%推薦就業,畢業生可與用人單位在“雙向選擇”的基礎上就業。同時,80%的畢業生可獲得在吉利集團全球產業鏈崗位、海南自貿港崗位等優質就業機會,同等條件下將優先錄用。
 
        (九)畢業和學位授予
        學習期滿,符合我校碩士研究生畢業和學位授予條件者,可獲得畢業證書及學位證書。
 
圖片18.png 
校園風光-白鷺溪畔
 
        六、招生計劃與參考書目
 
        (一)招生計劃
        2023年三亞學院的招生計劃(含初試、復試科目),見表7。
 
        表7  三亞學院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
 
培養學院 專業代碼及
名稱
研究方向代碼及名稱 擬招生人數 初試科目 復試科目 加試科目
001
社會學院
035200
社會工作
(專業學位)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10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4英語(二)
③ 331社會工作原理
④ 437社會工作實務
1.專業綜合
2.面試
1.社會工作概論
2.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002
旅業管理學院
125400
旅游管理
(專業學位)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10 ① 199管理類綜合
能力
② 204英語(二)
1.旅游學概論
2.面試
不加試
003
工學部
085400
電子信息
(專業學位)
085404計算機技術 10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4英語(二)
③ 302數學(二)
④ 801數據結構
1.數據庫原理
2.面試
1.計算機網絡
2.計算機組成原理
085410人工智能
085411大數據技術與工程
085412網絡與信息安全
 
        (二)參考書目
 
         考生初試與復試所用的參考書,見表8。
 
        表8  三亞學院2023年碩士研究生考試參考書目
 
學位點名稱 參考書目
035200
社會工作
初試:《社會工作概論》(第二版),顧東輝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21年。
《社會工作實務:過程、方法和技巧》,范明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
復試:《社會學概論》(第二版),社會學概論編寫組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
《社會工作綜合能力》(中級),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教材編寫組,中國社會出版社,2021年版。
125400
旅游管理
復試:《旅游學概論(第七版)》,李天元,南開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85400
電子信息
初試:801《數據結構C語言》(第二版),嚴蔚敏等,人民郵電出版社。
復試:《數據庫系統概論》,王珊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學費及住宿費
        2023級碩士研究生學費為2.8萬元/年,住宿費2800元/人/年,均按學年繳費。如遇國家或學校相關政策,按照新收費標準執行。
 
        (二)獎助政策
 
        為了幫助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學業,我校錄取的研究生除享受國家和海南省相關獎助學金以外,學校通過設立新生獎學金、學校獎學金、社會獎學金,提供“三助一輔”崗位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學業支持。特別針對一志愿報考我校的優秀生源給予一定獎勵。具體如下:
        1.國家獎學金。全日制碩士研究生20000元/人/年,具體名額按當年國家下達指標執行。
        2.國家助學金。全日制非定向就業學生國家助學金600元/人/月,一年按10個月發放,100%覆蓋。
        3.學業獎學金。面向全日制碩士研究生,設立一、二、三等獎學金。100%覆蓋。
        4.新生獎學金。新生入學當年可申請。一等,5000元/人;二等,3000元/人;三等,1000元/人。100%覆蓋。
        5.學校獎學金。一等,2000元/人,二等,1500元/人,三等,1000元/人。100%覆蓋。
        6.社會獎學金。在校研究生還可按評選辦法的規定參評其它各類專項獎學金。
        7.“三助一輔”崗位資助。“助研”“助教”“助管”“兼職輔導員”崗位,每月500-1000元/人,按10個月發放。
        8.助學貸款。協助學生辦理研究生國家助學貸款。
        以上各類獎助學金如遇政策調整,按照最新文件執行。
        學校根據有關規定,為全日制碩士生提供助學金、獎學金等。人事檔案不調入我校的“定向就業”碩士生,不享受獎學金。
 
圖片19.png 
校園風光-商業街
 
        八、考研國家線
        對報考專業學位類碩士研究生的考生而言,2021年、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考研國家線),見表9、表10。
 
         表9  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專業學位類)
 
專業學位名稱 A類考生 B類考生
總分 單科(滿分=100) 單科(滿分>100) 總分 單科(滿分=100) 單科(滿分>100)
社會工作 321 44 66 311 41 62
電子信息 263 37 56 253 34 51
旅游管理 170 42 84 160 37 74
 
        表10  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專業學位類)
 
專業學位名稱 A類考生 B類考生
總分 單科(滿分=100) 單科(滿分>100) 總分 單科(滿分=100) 單科(滿分>100)
社會工作 335 46 69 325 43 65
電子信息 273 38 57 263 35 53
旅游管理 170 42 84 160 37 74
 
        九、聯系方式
 
         1.研究生招生辦公室聯系方式
        通信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學院路191號三亞學院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辦公地點:三亞學院東校區書海館
        郵政編碼:572022
        聯系人:李老師
        聯系電話:0898-88594379/13647511237
        電子信箱:yjsc@sanyau.edu.cn
        官方網站:http://yjsc.sanyau.edu.cn/
 
        2.各招生學院(部)聯系方式
        社會學院——社會工作碩士
        聯系人:楊老師
        聯系電話:0898-38815585/18689886420
        學院網站:http://shehui.sanyau.edu.cn/
 
        旅業管理學院——旅游管理碩士
        聯系人:時老師
        聯系電話:0898-88386772/18907589297
        學院網站:http://lvyou.sanyau.edu.cn/
 
        工學部——電子信息碩士
        聯系人:于老師
        聯系電話:0898-88385452/18089780224
        學部網站:http://iie.sanyau.edu.cn/
三亞學院

添加三亞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三亞學院考研分數線、三亞學院報錄比、三亞學院考研群、三亞學院學姐微信、三亞學院考研真題、三亞學院專業目錄、三亞學院排名、三亞學院保研、三亞學院公眾號、三亞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三亞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三亞學院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sanyaxueyuan/zhaosheng_825378.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