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特色專業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1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特色專業簡介

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特色專業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特色專業簡介 正文

國家級特色專業
 
一、 繪畫專業
 
歷史沿革
 
天津美術學院是一所具有悠久辦學歷史的學校。其繪畫專業建設,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以及建國后的不斷完善,特別是新時期以來的長足發展,吸引了諸多國內外知名藝術家在本專業從事研究與教學,為本專業的學科建設和教育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繪畫專業的發展經過幾代藝術家教育家的薪火相傳,在20世紀50-60年代已經構建了該專業的合理格局,形成了以孫其峰、李駱公、王頌余、王麥稈、秦征、張世范、白庚延、陳冬至、呂云所等為教學骨干的師資梯隊,他們的藝術成就及教學實踐構成了該專業教學體系的基本框架。80-90年代該專業教學成果已在全國相關領域贏得了盛譽,又涌現出姜陸、陳九如、霍春陽、何家英、孫建平、李孝萱、閻秉會、李津、王玉琦等全國范圍內知名的藝術精英團隊,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又有鄧國源、祁海平、蔡錦、忻東旺、劉泉義、賈廣健等人在油畫抽象、表現、寫實和國畫工筆等領域產生了全國范圍的重要影響。不同時期的大量優秀人才構筑了該專業師資梯隊強大的可持續發展的整體實力,博得全國其它同類院校的矚目。尤其是近年來在學院狠抓教學質量,不斷加強專業建設的總體工作指針的指導下,該專業的教學成果愈加顯著,在全國同類院校中所處的前沿地位也日益得到鞏固。現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天津市品牌專業。
 
優勢與特色
 
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在繼承傳統精華,貼近社會生活,全面夯實基礎,突出藝術創新等方面形成其鮮明的專業優勢和辦學特色:
 
(一)有歷史悠久、結構合理的學科——繪畫專業的建設歷史可以上溯到我院的建校之初,其專業方向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壁畫等傳統畫種,以及新興專業方向——綜合繪畫,是天津市市級重點學科——美術學科的核心專業;油畫、版畫聯合申報教育部高等學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二)有名師薈萃、實力雄厚的學術隊伍——以霍春陽、何家英、李孝萱等多位名家為代表的中國畫專業方向的教師團隊,位居國內同類院校前列。該專業有市級教學名師3名;此外,油畫、版畫專業方向也有該領域的優秀代表,均被評為市級優秀教學團隊,2人被評為市級教學名師。
 
(三)有國內一流的實驗教學條件——服務于繪畫專業教學科研的美術學實驗教學中心不僅是天津市優秀實驗室,更是我國目前唯一的國家級美術學領域的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依托敦煌研究院建立的中國畫材料實驗室在國內尚屬首創,版畫實驗室的設備、規模及利用率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四)有比較突出的教學研究成果——繪畫作品在各種全國重要展示中獲獎率為全國矚目,其中多有可載入中國當代美術史的作品。以精品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推動課程質量和教學水平提高。近年來建成市級精品課1門,校級精品課8門。各專業方向建成教材8部,其中《油畫導論》被評為全國“十二五規劃教材”,2013年獲得天津市第七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版畫系列教材的出版,促使了我國版畫專業方向本科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升,獲天津市教學成果二等獎。以繪畫專業為重點展開的有關實驗教學體系的研究成果獲得天津市教學成果一等獎;2014年有3位青年教師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
 
在辦學特色方面,該專業在學分制的前提下實行教師工作室制,各工作室鮮明的特色教學課程保證了藝術實踐的個性化,從而為學生藝術個性的培養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同時,在教學方法與手段上,還實行了課程實施過程中的會看制度,以及課堂訓練與課題展覽的互動教學方式,充分發揮了教與學的積極性。
 
培養目標:
 
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較高的藝術品味和審美修養以及繪畫創作實踐能力的、能夠為我國文化藝術事業發展做出貢獻的高素質的藝術人才。
 
二、藝術設計專業
 
歷史沿革
 
學院藝術設計專業起步于上世紀50年代末期,為我國最早建立該專業的院校之一,半個世紀以來,該專業歷經建國初期至文革前的初建與改革開放后的轉型與發展階段,1991年被國務院確定為碩士學位授予點,現具有7個專業系、一個教學部,在校生人數1600余人,教師70余人。經過了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并依托所屬天津市重點學科——設計藝術學 “十五”以來的建設及學院實驗室建設的有力支持,專業不斷發展,培養了5000余名畢業生,在我國的相關行業發揮著重要作用。2005年天津美院獲得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優秀等級結論,本專業為主要亮點。2010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特色專業,同年被市教委確定為天津市品牌專業,標志著本專業的整體實力進入我國同類專業領域的先進行列。
 
多年來專業承擔并完成了如:建國60周年彩車、第九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第六屆東亞運動會、天津新意街景觀、2008年天津奧運景觀帶及天津濱海新區城市雕塑設計等多項國家級與省市及重要題材的設計項目,為國家和天津的經濟、文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承擔并完成多項省市級教改項目并獲獎,促進了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業內產生了十分廣泛的影響。現有天津市級優秀教學團隊兩支、天津市高校創新團隊培養計劃入選團隊一支,天津市高校教學名師5名,天津市級精品課程3門,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教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一部。
 
優勢與特色:
 
在多年的建設過程中本專業逐漸形成了以下優勢與特色:首先學院是我國開設藝術設計專業最早的院校之一,具有辦學百年的歷史積淀,在相關領域有著廣泛的影響;二是具有一整套體系完備,符合本專業發展方向且特色鮮明的專業課程體系;三是有一支專業結構、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合理實力雄厚的專業教師隊伍;四是以市級優秀實驗室——設計藝術實驗中心及十余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為基礎的平臺建設為專業的教學和科研創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學院鮮明的特色集中體現在緊緊圍繞社會發展與區域經濟文化建設中形成的教學、科研及設計實踐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及顯著的教學科研成果。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深厚的文化藝術素養,掌握設計學科相應專業堅實的理論和專業基礎,以及相對寬泛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具備設計策劃、綜合創新、管理經營和初步的教學科研能力,強化創新、實踐和自我發展能力,能夠從事相應專業領域的策劃、設計、管理、經營等相關工作,適應我國社會發展與經濟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藝術設計人才。
 
天津市品牌專業
 
一、 繪畫專業
 
歷史沿革
 
天津美術學院是一所具有悠久辦學歷史的學校。其繪畫專業建設,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以及建國后的不斷完善,特別是新時期以來的長足發展,吸引了諸多國內外知名藝術家在本專業從事研究與教學,為本專業的學科建設和教育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繪畫專業的發展經過幾代藝術家教育家的薪火相傳,在20世紀50-60年代已經構建了該專業的合理格局,形成了以孫其峰、李駱公、王頌余、王麥稈、秦征、張世范、白庚延、陳冬至、呂云所等為教學骨干的師資梯隊,他們的藝術成就及教學實踐構成了該專業教學體系的基本框架。80-90年代該專業教學成果已在全國相關領域贏得了盛譽,又涌現出姜陸、陳九如、霍春陽、何家英、孫建平、李孝萱、閻秉會、李津、王玉琦等全國范圍內知名的藝術精英團隊,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又有鄧國源、祁海平、蔡錦、忻東旺、劉泉義、賈廣健等人在油畫抽象、表現、寫實和國畫工筆等領域產生了全國范圍的重要影響。不同時期的大量優秀人才構筑了該專業師資梯隊強大的可持續發展的整體實力,博得全國其它同類院校的矚目。尤其是近年來在學院狠抓教學質量,不斷加強專業建設的總體工作指針的指導下,該專業的教學成果愈加顯著,在全國同類院校中所處的前沿地位也日益得到鞏固。現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天津市品牌專業。
 
 
優勢與特色
 
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在繼承傳統精華,貼近社會生活,全面夯實基礎,突出藝術創新等方面形成其鮮明的專業優勢和辦學特色:
 
(一)有歷史悠久、結構合理的學科——繪畫專業的建設歷史可以上溯到我院的建校之初,其專業方向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壁畫等傳統畫種,以及新興專業方向——綜合繪畫,是天津市市級重點學科——美術學科的核心專業;油畫、版畫聯合申報教育部高等學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二)有名師薈萃、實力雄厚的學術隊伍——以霍春陽、何家英、李孝萱等多位名家為代表的中國畫專業方向的教師團隊,位居國內同類院校前列。該專業有市級教學名師3名;此外,油畫、版畫專業方向也有該領域的優秀代表,均被評為市級優秀教學團隊,2人被評為市級教學名師。 
 
(三)有國內一流的實驗教學條件——服務于繪畫專業教學科研的美術學實驗教學中心不僅是天津市優秀實驗室,更是我國目前唯一的國家級美術學領域的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依托敦煌研究院建立的中國畫材料實驗室在國內尚屬首創,版畫實驗室的設備、規模及利用率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四)有比較突出的教學研究成果——繪畫作品在各種全國重要展示中獲獎率為全國矚目,其中多有可載入中國當代美術史的作品。以精品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推動課程質量和教學水平提高。近年來建成市級精品課1門,校級精品課8門。各專業方向建成教材8部,其中《油畫導論》被評為全國“十二五規劃教材”,2013年獲得天津市第七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版畫系列教材的出版,促使了我國版畫專業方向本科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升,獲天津市教學成果二等獎。以繪畫專業為重點展開的有關實驗教學體系的研究成果獲得天津市教學成果一等獎;2014年有3位青年教師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
 
在辦學特色方面,該專業在學分制的前提下實行教師工作室制,各工作室鮮明的特色教學課程保證了藝術實踐的個性化,從而為學生藝術個性的培養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同時,在教學方法與手段上,還實行了課程實施過程中的會看制度,以及課堂訓練與課題展覽的互動教學方式,充分發揮了教與學的積極性。
 
 
培養目標:
 
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較高的藝術品味和審美修養以及繪畫創作實踐能力的、能夠為我國文化藝術事業發展做出貢獻的高素質的藝術人才。
 
 
 
二、雕塑專業
 
歷史沿革
 
天津美術學院雕塑專業教學開始于1949年,最初以雕塑專業教研室的模式開始教學,從老一輩雕塑家王之江先生、吳純斌先生奠基至今,歷經六十多年的風雨變革和不懈努力,在幾代雕塑人的呵護與關愛中,逐漸成長壯大起來。從最初的一、二名雕塑教員,發展到如今的聚集了老、中、青優秀的藝術家的團隊規模,這個專業的教學團隊繼承了中國雕塑的傳統并融匯了西方學院派雕塑的精髓,他們思想活躍、思路開闊,善于思考而勇于實踐,他們做著授業解惑的工作,同時也是藝術創作的實踐者,這在根本上促進了雕塑系的專業教學,在他們的帶領下專業教學學術氛圍濃郁,既有學術脈絡的傳乘,也有新理念的拓展,是一支多元化的、又各具特色的、崇尚真實真誠優秀的專業教師團隊。
 
雕塑系的教學團隊共有1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講師3人,專業技師4人,教學秘書1人,雕塑系為省級師德建設先進單位、品牌專業,其石雕、木雕、陶藝雕塑、金屬雕塑工作室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2014年雕塑系獲天津美術學院突出成就獎。
 
天津美術學院雕塑系在系本科生、研究生已達200余名的規模。教學內容也從最初單一的傳統泥塑教學,發展為泥塑、石雕、木雕、陶藝雕塑、金屬雕塑工作室制的完整的教學體系。在教學實踐中,雕塑系不斷加強對外交往和學術交流活動,已有多名國內外美術院校的專家、教授受聘該系,豐富了專業教學理念及方法,促進了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成就:雕塑系在幾代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教學、科研成果顯著碩果累累,也正是在這凝聚了艱辛及智慧的厚重的學術積淀之上,形成了專業教學嚴肅、認真、科學的精神和理念。隨著國際、國內頻繁的學術交流活動、系教師、學生多次參加國內外主要展覽、大賽,在多屆全國性美術展覽中入選并獲獎,雕塑系教師主持參與了多項國家級、市級城市規劃雕塑任務,有大量的公共藝術作品在全國各地落成,其中多項工程得到表彰,受到廣泛好評與認可。到目前為止,雕塑專業已培養出了三十余屆畢業生,輸送了大批雕塑藝術人才。
 
 
優勢與特色
 
(一)穩定的教師隊伍。 雕塑系的教學團隊具有較強的凝聚力,明確的工作目標,依據雕塑系已建立起的人才培養方案,充分發揮每位教師的專業優勢與特長,密切合作分項承擔雕塑專業基礎訓練課程,及實驗室材料創作實踐課程的講授,使得專業教師在個人擅長經過精心研究的領域,發揮最大的熱情,將課程理論同教師創作的親身感受相融合,并傳授給學生,突出了專業教學的專業性和學術性。
 
(二)完備的教學設施。雕塑系已建立起了完整的專業教學體系,建立起了設備先進管理科學的國家級教學示范中心實驗室,(木,石,陶,金)從根本上保障了專業教學計劃的完成和落實。
 
辦學特色:
 
在學院總的辦學理念的指導下,雕塑系的教學已建立了從普修—主修—延修和續修的系統教學體系。在這個由易至難、漸進式的教學訓練中使學生都能夠掌握相對完整的專業知識和寬泛的專業技能,并能夠使學生具有較高的創作水準和社會適應能力。
 
在專業基礎課訓練的同時加強實踐教學力度,一方面依據實踐教學大綱進行石雕、木雕、陶藝雕塑和金屬雕塑實驗室的專業實踐課程訓練。另一方面本著在學中用,在用中學的專業訓練目標,建立校外試驗課教學基地,經過多年的合作努力本著互利互惠的原則,先后同北京九色石雕塑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石雕實踐石雕課實踐教學基地,并已在2004年開始石雕實踐教學實習。同天津中天雕塑工作室共同建立泥塑實踐教學基地,多年來不定期的組織系學生參與設計制作的多項大型泥塑的放大制作,其中天津市重點工程北安橋雕塑制作、援藏二期工程的雕塑制作放大等。2003年同天津逸杰環境景觀藝術設計有限公司建立了金屬實踐教學基地,2008年又同天津眾宇青銅景觀工程有限公司建立了金屬實踐教學基地。2008年同圣陶揚藝術工作室建立了陶藝實踐教學基地。2010年同福建仙游厚生雕塑藝術廠建立了木雕實踐教學基地。通過實踐教學使學生在實踐中了解和參與了大型泥塑、金屬鑄造、鍛造,大型陶藝、景觀雕塑的制作過程等,有了更多的從課堂到實踐的實際動手機會,提高了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增強了同社會融合的適應能力。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具有較強社會適應能力和思辨能力,掌握雕塑特定的藝術語言,并能夠從事專業創作、設計、教學研究工作,有著扎實的造型基本功,較高的文化素養和創造潛能,品德高尚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雕塑專業人才。
 
 
 
三、藝術設計專業
 
歷史沿革
 
學院藝術設計專業起步于上世紀50年代末期,為我國最早建立該專業的院校之一,半個世紀以來,該專業歷經建國初期至文革前的初建與改革開放后的轉型與發展階段,1991年被國務院確定為碩士學位授予點,現具有7個專業系、一個教學部,在校生人數1600余人,教師70余人。經過了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并依托所屬天津市重點學科——設計藝術學 “十五”以來的建設及學院實驗室建設的有力支持,專業不斷發展,培養了5000余名畢業生,在我國的相關行業發揮著重要作用。2005年天津美院獲得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優秀等級結論,本專業為主要亮點。2010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特色專業,同年被市教委確定為天津市品牌專業,標志著本專業的整體實力進入我國同類專業領域的先進行列。
 
多年來專業承擔并完成了如:建國60周年彩車、第九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第六屆東亞運動會、天津新意街景觀、2008年天津奧運景觀帶及天津濱海新區城市雕塑設計等多項國家級與省市及重要題材的設計項目,為國家和天津的經濟、文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承擔并完成多項省市級教改項目并獲獎,促進了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業內產生了十分廣泛的影響。現有天津市級優秀教學團隊兩支、天津市高校創新團隊培養計劃入選團隊一支,天津市高校教學名師5名,天津市級精品課程3門,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教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一部。
 
 
優勢與特色:
 
在多年的建設過程中本專業逐漸形成了以下優勢與特色:首先學院是我國開設藝術設計專業最早的院校之一,具有辦學百年的歷史積淀,在相關領域有著廣泛的影響;二是具有一整套體系完備,符合本專業發展方向且特色鮮明的專業課程體系;三是有一支專業結構、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合理實力雄厚的專業教師隊伍;四是以市級優秀實驗室——設計藝術實驗中心及十余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為基礎的平臺建設為專業的教學和科研創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學院鮮明的特色集中體現在緊緊圍繞社會發展與區域經濟文化建設中形成的教學、科研及設計實踐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及顯著的教學科研成果。
 
 
培養目標:
 
旨在培養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深厚的文化藝術素養,掌握設計學科相應專業堅實的理論和專業基礎,以及相對寬泛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具備設計策劃、綜合創新、管理經營和初步的教學科研能力,強化創新、實踐和自我發展能力,能夠從事相應專業領域的策劃、設計、管理、經營等相關工作,適應我國社會發展與經濟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藝術設計人才。
 
 
 
四、工業設計專業(產品設計專業)
 
歷史沿革
 
天津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專業始建于1973年,在40多年的發展里程當中歷經了初建、調整及進入新世紀的發展階段,為我國該專業設立最早的專業院校之一,現有學生260余名,教師及教輔12名,具有碩士研究生及本科兩個人才培養層次,本專業以“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天津設計藝術重點學科和天津市優秀實驗室為依托,不斷加強自身建設,使專業課程建設、隊伍建設、科研水平不斷提高,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現為天津市品牌專業。
 
本專業匯集了一批設計實力強、素質高、并致力于中國工業設計教育的優秀中青年教師。幾十年來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形成了適于本專業發展方向并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學體系與教學方法,在業內產生廣泛的影響,多年來培養了大量的畢業生,其中部分畢業生在國內部分院校擔任院、系領導,就天津而言各高校該專業的院長、主任、學科帶頭人都畢業于該專業并在本行業內發揮著重要作用。
 
本專業現有天津市級精品課一門,校級精品程兩門,出版國家級“十一五”規劃教材《產品設計表達》及天津市“十一五”規劃教材《工業設計教程》等高水平的教材與學術著作近30余部,在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及各種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多件設計作品入選國家及省市級展覽并獲獎,承擔并完成了多項專業設計實踐項目,取得設計專利近233項,為國家及天津的經濟與文化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本專業教學團隊現為天津市優秀教學團隊。
 
 
優勢與特色
 
專業優勢:
 
①學院辦學百年的歷史積淀,是全國開設工業設計專業較早的院校之一。
 
②具有明確的發展方向、目標和理念,形成了體系完善、結構合理的學科發展構架以及教學、科研與設計開發相結合的創新平臺。
 
③有一支結構合理、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
 
④逐步形成了“綜合教育”與“個性培養”結合并進的育人模式和推進具有學科特點的學分制教學改革。
 
⑤形成了以實驗室教學為紐帶,理論、實訓、實驗與實習(社會實踐)教學形成互動、注重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與課程體系。
 
本專業一貫倡導產學研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在實踐教學的基礎上,不斷加強與社會的結合。本專業現有實踐教學基地多個,其中,“天津——踏浪實踐教學基地”被教育部授予的“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稱號。
 
⑥經市政府“十一五”、“十二五”綜合投資,學院建設了運轉良好的校園網和兩個市級優秀實驗室,本學科在教育教學改革、課程體系建設、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室建設等方面成果突出,走在了全國前列。
 
辦學特色:
 
始終堅持以國家、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的人才需求為培養目標,逐漸形成了 逐漸形成了以教學、科研及設計實踐相結合的鮮明教學特色。
 
 
培養目標
 
產品設計專業旨在以全新的教學理念,培養具有高尚道德品質和深厚的文化素養,掌握工業設計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具備綜合創新和設計實踐能力,培養適應我國社會發展與經濟建設需要,能夠從事生活用品、無障礙產品、交通工具、產品信息交互設計、家用電器等工業產品設計,并具備一定的設計管理、策劃以及教學與科研工作能力,且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工業設計人才。
 
 
 
五、動畫藝術專業
 
歷史沿革
 
動畫藝術專業的前身多媒體設計專業方向于2004年9月成立,為了適應國家大力發展動畫產業的需要,2007年底,在院領導的支持下,在藝術設計專業開設了動畫藝術專業方向,并于2008年正式開始申報動畫專業。2009年一月通過了教育部的審批,在對多媒體設計專業進行學科重組的基礎上正式成立了動畫專業。
 
專業成立以來,我們堅持貫徹落實“高起點、寬平臺、高素質、重基礎、專業化、新創意、重創新、重實踐”的辦學理念,按照學院以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基點,造就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德才兼備高素質藝術人才的要求,對本專業的發展與建設進行了嚴謹的部署與規劃。經過幾年的摸索與借鑒,專業由發展初期的培養學生“怎樣才能做出動畫來”作為主要課題的階段發展到“將動畫做好做精良”的階段,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動畫語言體系與教學系統,實現了從動畫教學到創作的一個順暢運行系統。這一過程中,我們始終以教學質量的提高為重點,在抓好日常教學的基礎上,對課程的發展規劃、教研教改、實訓基地建設、專業建設及學術研究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思考與探索,取得不同程度的創新和突破,2010年,被評為天津市品牌專業。
 
本專業目前設置有四個專業方向,即計算機動畫、傳統動畫、實驗動畫、動畫擴展應用,在校生 386人,專任教師14人。在近十年的建設過程中,專業培養了一支專業技術強,素質高的教師隊伍,積累了一定的動畫藝術教育的經驗。
 
專業成立以來已經培養了500余名高素質的人才活躍于國內動漫產業界并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學生作品在“全國美展”、“天津市第二屆大學生文化創意作品競賽、白楊獎國際大學生動畫節、金龍獎原創漫畫動畫藝術大賽、米蘭設計周、北京國際設計周、天津市青年動畫展”等高水平賽事中多次獲獎,彰顯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特色與優勢
 
本專業以傳達社會責任與文化理想為目標,以文化歷史觀的未來眼光與思維高度將動畫人才的培養為挖掘中國傳統文化服務,個性特色為以挖掘研究本土豐富的文化資源,傳承民族文化精神為立足點,將中國傳統文化與先進的動畫技術相結合,與先進的創作理念相結合,致力于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原創動畫理論體系、標準體系。
 
專業充分發揮了我院作為美術學院的辦學優勢,突出扎實的美術繪畫和造型能力的特點,以創意為核心,以培養學生創新、審美、造型三個層次的能力為目標,專業理論上吸取傳統美術片的經驗,以中國文化為基礎,以傳播、發揚中國文化為精神導向,在藝術觀念、審美趣味、形式語言的表現等諸多方面,逐步形成了具有我院自身特色,集創意與制作能力為一體,以培養動畫藝術創作復合型人才為目標的動畫專業教學體系。其特點在于把造型和設計兩者結合起來,以跨學科的方法來研究動畫藝術的創作規律從而開創出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從全新的思維角度和理論框架對動畫藝術創作進行整體性的探索研究的模式。
 
為實現人才培養在創意、審美、技術三個層面的整合,探索高端創意人才的成長規律、制定合適的發展條件和教學機制,動畫藝術專業根據學科創新、機制創新和教學模式創新的思維,建立了極具針對性與系統性的課程體系,并積極與一流動畫創作團隊進行交流與合作,通過有針對性的項目練習引導教學實踐。
 
專業注重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建立了聯合創作機制,自主研發了高端動畫創作管理流程系統,搭建專門的FTP與論壇,實現全部項目創作交流的網絡化,使本專業與國外高端創作水平達到無縫鏈接共同創作,起到了資源優勢互補的雙贏局面,短期內最大化的實現與國際先進創作理念與水平的接軌,擴展了專業視野,規范了創作流程,使學生能直接與一流的動畫創作者進行最便捷的交流與合作。
 
 
培養目標
 
我們致力于從人文素養、藝術感知、技術手段三個層面同時入手,結合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在動畫藝術領域培養獨具特色和藝術品質的優秀人才。培養目標為培養具備較深厚的文化和藝術設計底蘊,系統掌握動畫藝術、技能技法,有較強的造型能力、創新思維能力以及創意能力的復合型動畫創作人才, 培養學生責任感、團隊精神、創新精神、交流與溝通能力、實踐能力, 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也為動畫專業領域培養具有領軍素養的高素質綜合人才。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堅實的造型基礎,這是作為一名美術院校的學生從事動畫藝術專業創作的前提條件,我院動畫專業依托美術院校良好的氛圍,通過素描、速寫、色彩以及風景寫生等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傳授,切實培養堅實的造型能力,同時通過各類動畫專業技法課程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感染力和藝術創作力。
 
2、掌握動畫創作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動畫設計及創作的技能;具有動畫藝術的創作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3、了解黨和國家文藝、宣傳、新聞、出版的方針政策及電影、電視政策法規。
 
4、了解動畫創作的發展與理論研究;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創作、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天津美術學院

添加天津美術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天津美術學院考研分數線、天津美術學院報錄比、天津美術學院考研群、天津美術學院學姐微信、天津美術學院考研真題、天津美術學院專業目錄、天津美術學院排名、天津美術學院保研、天津美術學院公眾號、天津美術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天津美術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天津美術學院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tjarts/yanjiushengyuan_293889.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