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學研究生培養方案

發布時間:2020-06-2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西南林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學研究生培養方案

西南林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學研究生培養方案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南林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學研究生培養方案 正文

西南林業大學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生物學(0710)
Biology
 

(一)學科簡介

生物學一級學科為云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下設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  子生物學、生理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物學、水生生物學、保護生物學、合成生物學、  生物物理學和代謝生物學等 13 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植物學于 1981 年獲得碩士學位授權,生物學于
2010 年獲批為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生物學一級學科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已形成植物生物學、動物生物學、微生物學和資源生  物學等穩定的學科方向。通過加強學科間的交叉融合,形成了學科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總體格局:
(1)緊緊圍繞我國西南豐富的植物資源,開展珍稀瀕危植物資源調查、繁育、馴化等工作,逐  步形成了植物資源分類、培育與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優勢和特色。在優良竹種選育、發育機理、定向  培育和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2)針對我國西南豐富的動物資源,依托云南特有的區位優勢  和動物特色,形成了動物生態、脊椎動物系統分類、動物生理生態與疫源疫病、動物營養與野生動  物馴養繁殖及產品利用等方面的優勢和特色。(3)圍繞云南獨特的微生物資源,開展了資源微生物  和病原微生物相關研究,在微生物抗植物病蟲害機理、固氮菌資源及應用、殺蟲抗菌除草微生物的  篩選等研究領域形成了優勢和特色。(4)在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自然保護區管護等方面形成了  優勢和特色。
生物學一級學科擁有一支以博士、碩士研究生學歷教師為主要骨干,職稱和年齡結構合理的導  師隊伍。有全國優秀教師 1 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與技術帶頭人 3 人,國家級學術組織理事 4 人,
省部級專業委員會及學會常務理事 3 人,博士生導師 6 人。生物學一級學科的支撐平臺有云南省高等學校林木生物技術實驗示范中心、云南省高校林木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和云南省高校林下生物資  源保護及利用科技創新團隊,擁有儀器設備總價值達 1535 萬元,其中價值 10 萬元及以上的儀器設
備有 28 臺(件)。
本學科主要培養具有研究能力和技能的生物學人才,畢業生可到生物學相關高校和研究院所從  事教學科研工作,也可到生物學相關公司就業。

(二)培養目標

培養為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服務,為人民、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鞏固和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從事生物學教學、研究和生產相關  的高級專門人才。具體要求如下:
1. 堅持立德樹人的培養方針,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教學環節,為美麗中國建設和鄉村振興計劃的實施培養具有高尚品德和實干精神的專業人才。

 
 
 
 
 
2. 擁護黨的基本路線,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行端正。熱愛科學,學術作風嚴謹,具有團結  合作精神和堅持真理的科學品質。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為科學獻身的精神,具備本學科專業必備的  樂山樂水、無怨無悔、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精神,具有野外工作能力。
3. 系統而堅實地掌握生物學科的主要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熟練的專業實驗技能,熟悉所從事研究領域的國內外發展動態和最新科技成就;具有較寬的知識面和較強的適應性;具有從事生物  學相關專業科學研究、教學和生產的獨立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4. 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外文專業文獻,運用外文撰寫科學論文。
5. 具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國際化視野。

(三)培養方式

學科各專業應圍繞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研究生培養目標,結合研究生本身的實際需求,采取導  師負責與導師組、學科團隊、行業專家聯合指導(雙導師制)等多樣化的方式培養研究生。

(四)學習年限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學制為  3    年,提前完成所有培養環節和論文工作者,按照有關管理的規定
可申請提前答辯,但最多只能提前  1    年;因特殊情況需延長學習年限者,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請,
經導師和相關部門批準,可適當延期,但學習年限最長不超過  5  年。學習年限期滿,未畢業者按自動退學處理。

(五)學科(研究)方向

1. 植物學
主要開展植物系統分類與區系地理學、植物資源與利用和植物生理生態等方向研究。
2. 動物學
主要開展動物生態與系統分類學、動物遺傳資源保護及利用和動物疾病發生機理與防控等方向  研究。
3. 微生物學
主要開展資源微生物開發與利用、微生物生物學和微生物生態學等方向研究。
4.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主要開展基因挖掘與功能驗證、生物大分子結構與功能和分子系統學等方向研究。
5. 生理學
主要開展植物營養與生理、動物營養與生理和微生物生理學等方向研究。
6. 遺傳學
主要開展遺傳性狀及遺傳多樣性、遺傳和種質資源和組學等方向研究。
7. 細胞生物學
主要開展細胞工程、細胞分化與發育和分子細胞生物學等方向研究。
8. 發育生物學
主要開展發育與生殖調控、系統發育與演化和個體發育模式及環境適應機制等方向研究。

 
 
 
 
 
9. 水生生物學
主要開展水生植物學、水生動物學和水生(濕地)生物多樣性等方向研究。
10. 保護生物學
主要開展珍稀瀕特物種保護、關鍵生態系統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向研究。
11. 合成生物學
主要開展合成生物材料、生物質酶轉化和基因修飾與功能分子的合成等方向研究。
12. 生物物理學
主要開展蛋白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結構與功能、生物體能量代謝及對生命過程的調控與干擾等方  向研究。
13. 代謝生物學
主要開展代謝互作、代謝途徑與調控和代謝產物的分離及應用等方向研究。

(六)學分要求與課程、必修環節設置

生物學一級學科所包含的各二級學科總學分最低要求為 28 學分,包括課程學習 23 學分和必修
環節 5 學分。

1. 課程設置

生物學一級學科所包含的各二級學科課程學習的學分最低要求為 23 學分,其中學位課學分要求
為 16 學分,選修課 7 個學分,課程學習原則上要求在第 1 學年之內完成。具體課程設置如下:
類別 序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考核方式 備注
 
 
 
 
學位課
 
公共課
[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6 2 2 考試  
[2] 自然辯證法概論 18 1 1 考試  
[3] 碩士生第一外國語 144 6 1、2 考試  
 
專業課
[4] 現代分子生物學 48 3 1 考試 精品
[5] 生物科學研究進展 48 3 1、2 考查 全英文
[6] 科學研究方法 16 1 1 考試  
 
 
 
 
 
 
選修課
 
 
 
 
 
方向選修課
[7] 植物分類學 32 2 1 考試  
[8] 植物資源與利用 48 3 2 考試  
[9] 植物生理研究技術 32 2 2 考查  
[10] 生物多樣性理論與實踐 32 2 2 考試  
[11] 進化生物學 48 3 1 考查 雙語
[12] 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與應用 32 2 2 考查  
[13] 動物遺傳及生物技術 32 2 2 考查 案例
[14] 高等脊椎動物學 32 2 1 考查  

 
 
 
 
 
類別 序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考核方式 備注
    [15] 動物營養與生理 32 2 1 考查  
[16] 水生生物學 32 2 1 考試  
[17] 分子遺傳學 32 2 1 考試  
[18] 組學研究 32 2 2 考查  
[19] 生物顯微技術 32 2 2 考查 案例
[20] 發育生物學 32 2 1 考試  
[21] 微生物生態學 32 2 2 考查  
[22] 發酵工程 32 2 2 考試  
[23] 高級生物化學 32 2 1 考查  
[24] 生物化學技術原理與應用 32 2 2 考查  
[25] 合成生物學 32 2 1 考試  
[26] 生物物理學 32 2 1 考試  
 
 
 
公共選修課
[27] 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 32 2 1 考查  
[28] 動物疫源疫病進展 32 2 2 考查 案例
[29] 科技論文寫作 16 1 2 考查 雙語
[30] 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 32 2 1 考查  
[31] 生物信息學 32 2 2 考查  
 
 
必修環節
[32] 開題報告   1 3 /  
[33] 實踐訓練   2 不限 /  
[34] 形勢與政策教育   / 1、2 /  
[35] 學術交流與討論   2 不限 /  
 
備注:現代分子生物學為精品課程,進化生物學和科技論文寫作為雙語課程,生物科學研究進  展為全英文課程,生物顯微技術、動物遺傳及生物技術和動物疫源疫病進展為案例課程。
要求及說明:
(1) 課程學習的目的在于加深和擴展學生在相應學科領域知識的深度和寬度,使學生掌握本門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同時具備適應社會需要的發展潛力。各學科設置的課程  體系要有足夠的縱深度和寬廣度,并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
(2) 研究生課程學習分為學位課和選修課兩部分。
①政治課和外語課由研究生院統一設課。其中政治理論課 2 門,碩士生第一外國語 1 門,具體設課方式、授課內容及考核方式參照教育部相關文件執行;
②碩士研究生學位課中專業課要求設置合理,以使學生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

 
 
 
 
 
統的專門知識。
③選修課是為拓寬碩士研究生的知識領域,增加研究生適應社會需要的能力和發展潛力設置的,  給研究生在選課上更大的靈活性和自由度,并以此促進學科的交叉和研究生的個性發展。選修課只   需列出本學科開設的、或者推薦學生選修的其他課程。
(3) 考核方式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考試分開卷考試和閉卷考試,考查主要指課程論文、競賽及各類設計等其他形式的考核。學位課的考核要求以考試方式為主。無論考試與考查,均可結合  平時考勤、課堂小測試等綜合評定給出成績。
(4) 對于同等學力和跨學科考取的碩士生,應在導師指導下自學補修 2~3 門本科核心課程, 補修的本科課程不計成績不計學分。

2. 培養環節

(1) 培養計劃
碩士生入學后兩個月內,導師(組)應根據學科專業培養的要求,結合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個  人情況,指導研究生做好個人培養計劃。培養計劃由學科負責審定,經學院負責人批準后執行,并  分別在學院和研究生院備案。
(2) 學術交流與討論(2 學分)
學術交流與討論應結合碩士生的專業課程學習、學位論文工作,由導師、學科與相關領域專家、  研究生共同參加,以專人報告、集中討論或兩者相結合的方式展開。每個學科點每學期舉辦研討活  動的次數不少于  5  次,研究生必須按要求在研討活動上作專題報告;此外,研究生必須參加與本學科專業相關的學術會議報告及講座,各學科專業要根據自身特點,對研究生在參加學術研討過程中  應作專題報告次數以及研究生參加學術會議報告和講座的次數、考核評價辦法等提出具體規定。該  環節考核通過后,記 2 學分。
(3) 開題報告(1 學分)
碩士生開題報告應在導師指導下,在查閱文獻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于入學后第三學期結束前  完成。開題報告書應首先獲導師認可通過,并在舉行開題報告會的前一周送交考核小組成員審閱后  方可參加開題。開題報告應由考核小組進行論證,論證通過者記 1 學分。開題報告通過者,以書面形式交至所在學院審批后備案。在此基礎上,碩士生應在導師的指導下盡快擬定論文的具體工作計  劃,并予以實施。開題報告未通過者,在一定時間內(兩次開題時間間隔不得少于  3  個月)重新開題,2 次不通過者,則學籍自動順延一年;順延期滿仍未重新開題或者 3 次開題未通過者,按退學處理。具體要求按《西南林業大學關于學術型研究生開題報告的規定(修訂)》執行。
(4) 中期考核
碩士生的中期考核要求入學后第四學期內,由所在學院統一安排,各相關負責人組織和實施。  審查小組應對其思想品德、課程學習和科研能力三方面進行全面考查,并根據考核結果進行預警和  分流,最后由研究生院審核、備案。具體要求按《西南林業大學關于學術型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規定
(修訂)》執行。

 
 
 
 
 
(5) 實踐訓練(2 學分)
包括科研實踐、教學實踐和社會實踐(社會調查)等形式,要求結合本學科專業特點和碩士生  培養要求進行。每學年實踐結束,研究生須提交一份書面的科研進展報告或實踐報告,經導師考核  認定合格后,計 2 學分。
(6) 形勢與政策教育
研究生的形勢與政策教育除將其相關內容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課之中外,主要采  取專題報告的形式進行,與貫穿培養過程的前沿講座相結合。一年級研究生每學期參加專題講座不  少于 4 次,上交作業不少于 2 次。該課程每學期考核成績由聽課考勤和作業成績構成并納入研究生必修環節,總成績為各學期考核平均成績,由馬克思主義學院形勢與政策教研室負責統計并錄入成  績。成績合格者,視為通過該環節。

(七)學位論文或畢業論文

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培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位論文工作,培養研究生從事科學研究和   獨立工作能力,培養分析、綜合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和嚴   謹踏實的治學態度。應引導學生選擇學科前沿領域課題和對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重要意義的課題,  突出學位論文的創新性和先進性。
(1) 論文選題與開題
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選定研究課題。選題一方面要考慮本學科研究的前沿性和實際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要力求和國家級或省部級基金項目、攻關項目等接軌。學位論文工作應在導師指導下盡早   開始,在查閱文獻、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做好開題報告。開題報告主要包括立題意義、文獻綜述、研   究計劃及目標、主要理論(技術)難題及擬解決方案等。開題報告應在學科范圍內公開宣講,并廣   泛征求意見。學位論文的研究在實施過程中要求研究生在指導老師的組織下,定期或不定期在學科   內進行匯報和交流。
(2) 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
學位論文必須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生本人獨立完成。論文的研究要有一定的工作量,利用研究  工作的機會,掌握實驗室內、外的實驗操作技術,并掌握有關實驗儀器的使用和保養。論文題目確  定后,用于論文工作的時間一般不少于一年。論文撰寫要求資料可靠,推理、論證正確,層次清晰,  語言通順,表達正確。對所研究方向的最新成就要有所了解,并在該研究方向上有新的見解和研究  成果。論文撰寫必須符合《西南林業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格式要求》。以省、校兩級優秀碩士學位論  文為目標,著力提高學位論文質量。
(3) 論文答辯與學位授予
研究生的論文答辯、學位申請等環節按《西南林業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中的有關規定  執行。論文先送學院,學院按要求組織論文送審,送審評閱合格方能進行論文答辯,經論文答辯通  過后申請學位。

(八)其他要求


 
 
 
 
 
碩士研究生學習期間,須以第一作者第一單位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或接受發表)1 篇論文,才具有申請學位的資格。若沒有滿足此項要求的,在符合學位論文答辯其他要求的情況下,可  申請進入論文答辯程序,通過論文答辯者,可先予畢業,但暫緩授予學位。

(九)學位類型

學位論文按照西南林業大學有關規定組織送審和答辯,經答辯委員會審查通過,并經學校學位  評定委員會討論批準后,可授予理學碩士學位。


西南林業大學

添加西南林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南林業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南林業大學報錄比、西南林業大學考研群、西南林業大學學姐微信、西南林業大學考研真題、西南林業大學專業目錄、西南林業大學排名、西南林業大學保研、西南林業大學公眾號、西南林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南林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南林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xinanlinyedaxue/yanjiushengyuan_340886.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