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歷史系簡介

發布時間:2020-06-13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重慶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歷史系簡介

重慶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歷史系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重慶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歷史系簡介 正文

歷史系
2019年03月13日 17:30 點擊:[ 1167]

歷史學科自重慶師范大學1954年建校以來開始設立,具有深厚的學術根基和強有力的學術隊伍。多年來有不少著名教授堅持本學科的教學科研,在中國思想史、區域文化史、文明起源史、三國政治與社會史、抗戰大后方史研究中成果顯著,如著名中國社會思想史專家陳定閎教授、余也非教授、王德裕教授、管維良教授和李禹階教授等。擁有重慶市學術帶頭人2人,后備學術帶頭人2人。著名史學家王震中教授、王子今教授是我校本專業特聘教授。在學生培養上歷史學科已形成碩士研究生、外國留學生和本科生三個層次。
1.學術隊伍情況
根據學校的總體規劃和布局,歷史學科作為重點學科在建設。現有教授14名、副教授16名、講師8名,其中博士15名,45歲以下教師占50%,學緣結構涵蓋了北大、北師大、浙大、武大、吉大等10余所重點高校,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省部級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省部級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2人。經過多年學術積累,本學科中的中國外戚史研究、宋代儒學研究、三峽區域文化研究、文明起源研究、三國政治與社會史研究、抗戰大后方史等在國內有較大的影響。
2.科研及成果情況
本學科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二戰陪都史、三峽區域文化研究方面多有突破。近年來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哲學研究》《光明日報·理論版》《史學理論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權威期刊和其他公開學術期刊上共發表論文500余篇,其中在SCI、CSCD、CSSCI上共發表論文100多篇,出版重要學術著作50余部。近3年來,在SCI、CSCD、CSSCI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學術著作30余部,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及自然科學研究基金項目10余項,省部級科研課題20余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社會科學獎及教學成果獎數十項。其中僅2005年以來就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3項,省部級政府社會科學獎8項。
3.主要研究方向及優勢特色
(1)專門史。重慶市重點學科。“專門史”(中國思想文化史)碩士點自1996年建設至今,目前已形成宋明理學研究、中國社會思想史研究、中國區域文化研究等方向。完成國家、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8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的社科優秀成果獎13項,如《中國傳統思想與思維方式》、《中國經學通史》、《中國社會控制思想研究》等。在權威核心刊物《歷史研究》、《哲學研究》、《中國史研究》、《光明日報·理論版》等權威核心期刊和其他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30余篇,《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其學術論文近30篇。出版學術著作20余部。該方向學術帶頭人為李禹階教授。
(2)中國古代史。中國古代史是我院最早設置的學科之一。1998-2001年作為學校的重點課程進行專項建設。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等各級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100余篇,論文主要觀點多次被《中國史研究動態》、《中國歷史研究年鑒》評述和摘錄。《人大復印資料》曾多次全文轉載其學術論文。本學科學術帶頭人趙昆生教授,現為教育部西南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歷史課外資源開發和利用》項目負責人。該方向成果先后獲得省部級教學、科研獎12項,主持和主研國家級科研項目5項,省部級項目11項。
在中國古代史這個學科中,“文明起源”研究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當前,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與重慶師范大學共建的“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起源研究中心”掛靠歷史與社會學院及重慶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起源研究所。該方向已經取得“馬克思主義國家起源理論與長江中游地區文明進程研究”“中國南北兩大生業區早期文明進程比較研究”等4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出版專著10余部。該方向學術骨干有原副校長李禹階教授,現歷史系主任、重慶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起源研究所所長劉俊男教授等。科研成果在《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報》新華網等媒體推介。
(3)中國近、現代史。本學科成員長期從事中國近現代政治史、經濟史、思想文化史、抗戰大后方史、陪都歷史等領域的研究。先后承擔國家級、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6項,在全國核心期刊和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20余部,多次獲得省部級成果獎。該學科成員編輯的《中華民國戰時首都檔案文獻》共9卷11本(1300萬字),在該領域進行了開拓性研究。在“外聘人才與中國早期現代化”領域的研究成果具有填補空白的作用。該方向學術帶頭人為常云平教授、向中銀教授,常云平教授現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
(4)其它,如世界史方向、歷史教育技術與課程論方向,均有自己的優勢特色。出版學術著作多部,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其他省級科研項目22項,發表相關學術論文100余篇。歷史教育技術與課程論方向還承擔國家歷史新課標中學教材的編寫工作。《歷史學科主干課程的改革與創新》在2005年度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4、學生專業水平
自2015年開始,面向全國“一本”“二本”招生,每年共招170名左右,學生就業狀況良好,受到用人單位好評。近五年參加全國師范本科生教學技能大賽,年年均獲佳績,每年均獲一、二等獎,并獲優秀組織獎。
重慶理工大學

添加重慶理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重慶理工大學考研分數線、重慶理工大學報錄比、重慶理工大學考研群、重慶理工大學學姐微信、重慶理工大學考研真題、重慶理工大學專業目錄、重慶理工大學排名、重慶理工大學保研、重慶理工大學公眾號、重慶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重慶理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重慶理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zhongqingligongdaxue/yanjiushengyuan_338443.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