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深圳技術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碩士研究生招生目錄

發布時間:2021-09-0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2022年深圳技術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碩士研究生招生目錄

2022年深圳技術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碩士研究生招生目錄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2年深圳技術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碩士研究生招生目錄 正文

083100 生物醫學工程(學術學位)
一、基本信息

專業 083100 專業名稱 生物醫學工程
學制 3年 學位類型 學術學位
學院名稱 126 應用技術學院 招生人數 4
聯系人 張老師 聯系電話 0755-23256371
電子信箱 hsee@sztu.edu.cn
初試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論;[201]英語一;[301]數學一;[913]電子技術;
復試科目 [FS96]生物醫學工程學;
 
注:具體考試科目參考書目信息詳見深圳大學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https://yz.szu.edu.cn/info/1006/11860.htm

二、專業方向及指導教師
專業方向代碼 專業方向 指導教師
01 納米生物探針與診療  
02 生物醫學儀器  
03 體外分子診斷技術  
 
三、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
生物醫學工程是一門高度融合的交叉學科,它綜合了生物、醫學、工程、數學、計算機、化學、物理等專業,運用工程技術手段解決醫學中的有關問題,是21世紀生命健康相關領域發展的新興學科。本專業著力培養學生在生物醫學工程領域有寬廣而扎實的理論基礎,掌握生命科學、電子技術、生物醫用材料、醫療器械等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為健康醫療產業輸送具有扎實理論知識、科學研究、工程實踐以及技術創新能力的綜合型人才。

培養方向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以培養優秀專業人才為目標,重點從多學科交叉理論體系、解決科學問題的能力、實踐和創新能力等方面進行培養。要求學生掌握生物學、生物傳感技術、生物醫用材料、醫療器械以及醫學影像技術等相關基本理論與知識,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工程實踐與技術創新才能;通過嚴格的科學熏陶和實踐鍛煉,成為具備解決智能醫療器械、生物醫用材料、納米醫學技術、體外診斷等領域重要工程技術問題的高級專業人才。
1)納米生物探針與診療方向:
利用納米功能材料獨特的聲、電、光、磁和熱等特性開發新型多功能納米生物探針,將納米生物探針的科學原理與技術方法應用于醫學成像、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等方面。
2)生物醫學儀器方向:
利用光電生物傳感技術和跨尺度多維度熒光成像測量技術,研究生物醫學儀器的技術原理,并進行設備開發。
3)體外分子診斷技術方向:
利用生物醫學、分子診斷原理與儀器分析等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對重大疾病生物標志物進行檢驗檢測,包括檢驗檢測原理、技術開發及轉化。

師資隊伍
深圳大學應用技術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師資力量是一支活躍在學術一線、高水平的科研隊伍。現有專任老師2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助理教授10人、講師2人、深圳市孔雀人才13人。近期承擔國家級項目14項(經費314萬)、省部級11項(經費253萬)、深圳市級項目9項(經費697.8萬元)及橫向課題7項(經費149萬)。部分研究成果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00余篇;授權專利60余件;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獎2項。
胡俊青,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學科帶頭人,深圳技術大學健康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長期致力于納米光熱材料的設計合成及其在癌癥診療上的應用,取得了多項具有國際水平、創新性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國際學術同行的廣泛關注。在國際重要刊物上共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論文250余篇,通訊和第一作者論文包括Advanced Materials(15篇)、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4篇)、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篇)、Nano Letters(2篇)、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2篇)、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和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等;論文共獲他引17000余次,h-指數為64;2014-2020連續七年入選Elsevier公布的“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2018年入選Clarivater發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2019-2020年入選斯坦福大學發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授權專利60余件,其中日本專利16件。
黎榮松,特聘教授,塔夫茨(Tufts)大學分子細胞和發育生物學博士,中科院上海生化細胞所碩士,武漢大學生物系學士。曾經擔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系副教授,南加州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助理教授,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等職。深圳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孔雀計劃”(B)類人才。主要從事心血管疾病相關的基礎和轉化研究,包括動脈粥樣硬化風險因子如空氣污染中顆粒物質(PM),血流動力學和氧化脂類等通過血管系統和腸胃道系統協同效應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分子機制及試驗藥物的治療作用。在Circulation Research,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和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 等國際期刊發表SCI論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 20余篇。
康雁,特聘教授,德國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博士,西安交通大學碩士、學士。曾任東軟醫療系統有限公司副總裁兼臨床應用事業部總經理, 東北大學中荷生物醫學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 醫學成像與智能分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國際電工標準委員會診斷影像設備分技術委員會(IEC/TC62B)主席,中國醫用x射線設備和用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教育部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醫療器械分類委員會執委會委員,中國電子學會生物醫學電子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遼寧省醫學信息與健康工程學會理事長。
陳玲玲,教授,深圳技術大學健康與環境工程學院副院長。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博士,北京大學碩士,北京大學學士,曾任深圳大學副教授。深圳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孔雀計劃”(C), 南山區“領航人才” (C)。主要從事生物醫學光子學方向研究,包括組織光學透明、三維立體成像、多維度熒光成像以及相關技術與生物醫學藥學的交叉應用等,先后主持參與多項國家省市課題。在光子學領域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 其中SCI收錄20余篇 (Optics Express, 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Optics Letters和Journal of Biophotonics等國際重要期刊),參與撰寫專著章節1部,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項。

課程設置
本專業開設高級生物化學、統計信號處理基礎、高級生理學、先進生物醫學材料、生物醫學傳感技術與系統、生物芯片技術與應用、材料制備與測試技術、智能醫學儀器、高級分子診斷學等課程。

教學資源
深圳大學應用技術學院已建立深圳市納米生物醫學成像與診斷技術重點實驗室、納米生物醫學成像與診斷技術創新平臺、癌癥精準診斷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及智能醫學設備研發實驗室,為開展健康醫療應用方面的科學研究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保障。另外,學院所依托的深圳市激光工程重點實驗室(深圳大學)是深圳市政府首批建設的重點實驗室之一,已經在光纖激光器及其超連續譜光源、固體激光器、THz波成像及其應用、光學圖象處理和光電檢測技術、納米生物醫用材料與器件以及近紅外光熱治療等領域開展了前瞻性研究工作。

獎勵體系
研究生獎學金和助學金制度參照深圳大學以及深圳技術大學獎學金政策執行。

培養特色
在“健康中國2030”大背景下,依托深圳市健康醫療戰略性新興產業,借鑒歐美應用技術型高校的辦學理念和培養模式,努力培養研究型、實踐型和創新型人才。

就業情況
本專業畢業生就業單位包括深圳市和粵港澳大灣區知名健康醫療企業,如深圳邁瑞、理邦、安健、新產業、金科威、藍韻、開立、安科、麥普奇、華大智造等公司,以及公共衛生相關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也可以選擇攻讀博士學位繼續深造。公司,或者公共衛生相關機構,也可以選擇進一步深造攻讀博士學位。

咨詢方式
電話:0755-23256371(張老師)  
郵箱:hsee@sztu.edu.cn

報考要求
報考要求
歡迎具有電子信息工程、生物醫學以及生物醫用材料學和相關背景的學生報考,歡迎推免生以及具有博士授權或碩士授權高校的考生報考。


 

深圳技術大學

添加深圳技術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深圳技術大學考研分數線、深圳技術大學報錄比、深圳技術大學考研群、深圳技術大學學姐微信、深圳技術大學考研真題、深圳技術大學專業目錄、深圳技術大學排名、深圳技術大學保研、深圳技術大學公眾號、深圳技術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深圳技術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深圳技術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scjsdx/yjszy_463914.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