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生專業介

發布時間:2018-12-1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陜西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生專業介

陜西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生專業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陜西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生專業介 正文

  我校是新中國第一所輕工高等學校,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院校之一,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建設高校,陜西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陜西省人民政府與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輕工集團公司共同建設的重點高校。

  學院前身可追溯至1983年在機械系管理專業。1988年成立西北輕工業學院社會科學系;1993年,西北輕工業學院工商管理系正式成立;2003年,工商管理系更名為管理學院;2016年,更名為經濟與管理學院。學院于2002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學院設有管理學、經濟學、法學三個學科門類,已形成“學士-碩士-博士”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

  工商管理(一級學科)

  工商管理學科為省級重點建設學科,迄今已有33年發展歷史。2002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08年獲批省重點建設學科,2009年,獲批建設陜西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陜西輕工產業發展戰略研究中心”,2010年獲批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授予權,2011年經教育部批準,自設“輕工技術經濟與管理”二級博士點,2013年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確立為全國首個和唯一的“中輕高級管理及技術培訓基地”。

  工商管理學科以建設省內一流、國內有一定影響學科為目標,立足我校“大輕工”優勢,依托“輕工技術經濟與管理”博士點、省重點研究基地“陜西輕工產業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和“陜西知識產權運營研究中心”,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三位一體相互促進,通過學科隊伍建設和環境建設力度的不斷增強,進一步積蓄學科力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力爭辦成西部地區和輕工行業高素質管理人才的培養基地、輕工技術經濟與管理等特色方向的高水平研究基地,陜西社會經濟創新發展的決策服務智庫。

  ▲人才培養

  遵循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工商管理一級學科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要求,結合我校優勢和特色,本學科致力于通過專業化、差異化、精英化的培養模式,注重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使學生系統掌握現代管理理論、方法和技能,了解學術前沿和學科發展趨勢,善于發現、探究和解決管理問題,為國家尤其是西部地區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發展培養具有完善的人格與正確的價值觀念、全面的專業素養與良好的分析判斷能力、強烈的創新意識與可持續發展潛力的高層次管理人才及研究人才。

  工商管理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涵蓋企業管理、會計學、旅游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4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會計學

  會計學專業具備良好的研究生培養和科研條件,形成了穩定的、具有一定影響力和鮮明特色的研究領域,現有財務會計、財務管理、金融會計、審計理論與實務等研究方向。

  ▽企業管理

  企業管理是以工商企業經營活動為研究對象,以現代經濟學和管理學理論為基礎,滲透管理科學、信息科學、新興技術管理、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多門學科,運用數量方法和信息技術等方法,研究企業經濟活動規律及其應用的綜合性交叉學科。現有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企業戰略管理等研究方向。

  ▽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是集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學科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現有旅游經濟、旅游企業管理等研究方向。

  ▽技術經濟及管理

  技術經濟及管理是當代科學技術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密切結合的產物,是以經濟學、管理學為理論基礎,研究技術要素的形成、發展及其管理的學科。現有技術經濟、技術創新與知識管理等研究方向。

  ▲師資隊伍

  近5年來,本學科不斷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一是在提高數量的同時,注重師資結構,完善師資結構,強化實踐性教學,著力打造成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學團隊。二是加大導師的培養力度,一直鼓勵導師和中青年骨干教師到國內外高水平大學脫產和在職進行學歷教育和非學歷進修,同時組織校內外高水平專家學者對新遴選導師進行崗前培訓指導,提高新導師的綜合素質。該學科專業研究方向特色突出,已形成一支師資力量完備、結構合理、具有科研教學團隊開拓創新能力的學科梯隊。截止2016年6月,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共有專任碩士生導師25人(含外聘碩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25人,其中,教育部高等學校金融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陜西省發改委規劃委員會專家2人、陜西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3人、陜西省“三五”人才1人、陜西省經濟學會理事2人、陜西省標準化委員會專家1人、陜西省食品協會特聘專家1人、漢中市政府特聘專家1人、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專家智庫委員會專家1人、中國人力資源教學與實踐研究會3人,省級重點學科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校級學術帶頭人4人。

  ▲科研與教學改革

  本學科一直致力于科研氛圍的打造和教學科研水平的提高,各項成果不斷涌現。近年來,承擔各級、各類科研、教改項目幾十項,其中包括國家社科基金、國家科技部軟科學計劃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國家知識產權局、陜西社會科學界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項目、陜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陜西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陜西省教育廳科研項目、陜西省教學改革項目、西安市絲綢之路經濟帶開發項目等,還與國內企業廣泛合作,完成了大量橫向項目,社會影響及社會經濟效益顯著;多篇論文在《光明日報》等權威報刊發表或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轉載,《文化產業發展的范式創新》等10余項成果獲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等獎項,4篇研究報告入選《陜西藍皮書?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報告(2014)》,篇數之多居全省高校之首承擔了校級精品課程的建設。本學科還與多所國內外知名大學建立了形式多樣的研究生培養、科研合作和學術交流關系。這些都為本學科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和環境。

  ▲主要課程

  管理學前沿、企業戰略管理、數據模型與決策、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財務管理專題、人力資源管理研究、企業文化研究、技術管理與創新、績效管理和薪酬設計、公司運營管理、經濟學前沿、金融與投資、金融會計專題、財務報表分析、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研究、技術經濟學前沿問題、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

  工商管理碩士(MBA,專碩)

  陜西科技大學自2010年獲批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授權點以來,在全國工商管理碩士(MBA)教育指導委員會的科學指導下,在學校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主線,依托學校優勢學科,積極調配師資力量,努力完善教學設施建設,形成了穩定完善的MBA人才培養體系。

  ▲人才培養目標

  立足陜西科技大學“大輕工”優勢,依托工商管理省級重點建設學科、“輕工技術經濟與管理”博士點以及陜西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陜西輕工產業發展戰略研究中心”,打造專業化、差異化、精英化的MBA培養模式,使學生全面掌握現代管理理論、方法和技能,具備優秀的專業素養、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持續發展能力,為國家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培養富有創新精神、團隊意識、社會責任和國際視野的綜合性高層次應用型管理人才。

  ▲師資隊伍

  我校MBA教育不斷加大師資隊伍建設,著力引進高層次師資,從師資隊伍、辦學環境等方面,形成了對MBA教育的有力支撐,夯實了MBA辦學底蘊,拓寬了MBA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空間和潛力,以完善的師資配備、優良的教師資質以及充足的教師投入,保證了MBA教育穩定、高質量地運行。

  截止2016年6月,工商管理碩士(MBA)共有專任導師23人(其中博導1人),均為具有管理實踐或企業研究經驗的教授和副教授,并聘請具備高級專業職稱的企業導師參與培養;校內專任教師32人(具有博士學位16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有24人)。其中,教育部高等學校金融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陜西省工商管理學科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校級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帶頭人1人,校級學術帶頭人4人,5人兼任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培養模式

  MBA要培養能夠面對實戰、具備全面解決企業經營管理復雜問題的應用型專業人才。因此,我校MBA教育在教學方式和內容上緊扣MBA培養要求,在教學內容上注重安排有利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管理經驗的項目。培養模式體現在:

  以行業企業需求為導向,突出實戰及應用特色,全面系統地進行MBA課程體系設計,綜合利用理論教學、案例教學、實戰模擬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

  組織學生進行案例分析和小組討論,開展社會調查,到企業實習,參加討論會及咨詢項目,協助導師進行課題研究等;

  舉辦大量的學術活動,邀請國內外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企業界人士、經濟管理領域的知名專家開設專題講座,使學員能夠深入而廣泛了解行業產業領域的理論前沿、研究動態和發展趨勢;

  將學生活動設置為MBA教育的必要環節,注重在活動中實現對學生理念的塑造和行動力的改善,培養學生關注社會進步和發展,自愿對公共利益負責任的擔當精神,并明確了各類活動的學分標準和考核要求;

  積極探求人才聯合培養新模式,與美國北阿拉巴馬州立大學等建立了學生聯合培養項目,互派學生,互換學位。引導MBA學生結合學習要求及工作背景,積極參加對外交流活動。

  ▲科研與教學改革

  近年來,該學科依托“輕工技術經濟與管理”博士點、省重點研究基地“陜西輕工產業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和“陜西知識產權運營研究中心”,教師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農業部等多項國家、省部級項目,社會影響及社會經濟效益顯著;編制了陜西省輕工業、榆林市輕紡工業、國家級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涇渭新城“十二五”發展規劃、商洛市服務業、咸陽市科學技術發展“十三五”規劃及西安國家印包產業基地數字印刷產業園規劃,與地方政府、多家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為行業或區域發展設計頂層戰略;MBA教師近年來在全省為200多家中小企業做多場報告和業務咨詢,指導十余家科技企業成功申報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

  與此同時,以重點基地和研究中心為平臺,我校MBA教育充分整合利用輕工產業發展戰略、知識產權管理等特色研究方向的豐富成果和社會資源,在課程體系設置、創業創新教育、社會服務等各方面,打造出了MBA教育的特色,形成了獨特優勢。

  ▲主要課程

  管理經濟學、運營管理、金融與投資、財務管理、市場營銷、企業戰略管理、創業管理、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企業文化、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研究、綜合案例分析與決策模擬、管理溝通、商務英語、經濟法學、技術經濟學

  金融碩士(MF,專碩)

  金融碩士(MF)2015開始招生,現有銀行經營與管理、證券投資、金融理財和公司金融四個專業方向。金融碩士著力于培養以金融市場需求為導向,具有良好職業道德、銳意進取精神和創新意識,具備國際視野、戰略意識和領導潛質,具備系統、全面金融知識和有關實務知識,熟悉當前金融領域的發展前沿,能夠運用現代計量和分析技術,善于以開拓精神從事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相關業務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金融專門人才。目前該專業擁有一批專業基礎扎實,實踐經驗豐富和團隊結構合理的專業教師,有多名教師具有在證券、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國有企業、上市公司工作的經歷。

  ▲人才培養

  本專業培養具備扎實的經濟學、管理學及金融管理學科相關領域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實際工作能力及持續發展能力,了解當前金融領域的發展前沿,能夠運用現代計量和分析技術,善于以開拓精神從事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相關業務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金融專門人才。在培養方向設置、培養體系、課程建設、實踐教學、教材選用、教師培訓等各方面突出應用性與前瞻性,注重實踐教學和案例教學,將最新前沿內容融入教學,注重將教學與金融從業及執業資格教育相結合,培養學生金融專業特長與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培養方向包括:

  ▽銀行經營與管理

  以財富管理為核心、風險管理為重點,培養熟悉銀行資產、負債和中間業務,能夠在各類銀行的各個部門從事金融產品設計與定價、金融風險管理、財務管理的高層次、應用型金融專門人才。

  ▽證券投資

  培養具備國際視野,熟悉國家投資政策和法規、行業特色,具備扎實的金融投資分析能力以及金融分析技術,能夠在證券、金融機構和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金融投資、資產定價、經濟數據分析、風險管理的國際化應用型高素質金融專門人才。

  ▽金融理財

  培養具備金融理財專業知識和技能,把握國家經濟金融政策動態,熟悉金融市場的運作,熟悉現代金融工具,能夠在銀行、證券、保險行業及企事業單位從事金融理財、金融投資、保險規劃、稅務規劃等的高素質金融理財高級人才。

  ▽公司金融

  培養掌握現代公司金融的理論知識和實務,熟悉企業的各種融資機制和金融工具,以及財務管理知識,能夠在上市公司等各類公司從事金融市場的投融資管理,具備企業價值評估、投資組合管理、財務分析和金融風險管理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模式

  采用“專業基礎+案例教學+實踐教學”三位一體的方案,即理論教學課堂授課、案例教學請校外專家教授和金融行業高端人才進行講座、實踐教學合作單位實習的培養模式。培養模式體現在:

  ▽全面執行導師負責制,導師個別指導和學科集體培養相結合,設置研究生指導小組。

  ▽教學方式注重案例教學,學習內容應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著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聘請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政府與非營利組織單位具有高級職稱及實踐經驗的專家開設講座并承擔一部分課程的教學任務。

  ▽推行雙導師制,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具備高級職稱的行業專家擔任校外導師,共同承擔指導工作。

  ▽舉辦大量的學術活動,邀請國內外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金融界人士、知名專家開設專題講座,使學生能夠深入而廣泛了解行業產業領域的研究動態和發展趨勢;

  ▽將學生活動設置為MBA教育的必要環節,注重在活動中實現對學生理念的塑造和行動力的改善,培養學生關注社會進步和發展,自愿對公共利益負責任的擔當精神,并明確了各類活動的學分標準和考核要求。

  ▽實行“三助”(學生擔任助教、助研、助管)制度,因材施教,嚴格考核,確保學生培養質量。

  ▲師資隊伍

  本學科教師梯隊合理,著力打造成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教學團隊,以完善的師資配備、優良的教師資質以及充足的教師投入,保證了金融碩士教育穩定、高質量地運行。截止2016年6月,金融碩士(MF)共有專任導師12人(其中博導1人),均為具有金融實踐或研究經驗的教授和副教授,并聘請具備高級專業職稱的行業、企業導師參與培養;校內專任教師26人。其中,教育部高等學校金融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校級學科帶頭人1人,校級學術帶頭人2人,5人兼任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科研與教學改革

  本學科一直致力于科研氛圍的打造和教學科研水平的提高,各項成果不斷涌現。近年來,承擔各級、各類科研、教改項目幾十項,其中包括國家社科基金、國家知識產權局、陜西社會科學界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項目、陜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陜西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陜西省教育廳科研項目30多項,10項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獎勵;教師發表高水平論文100余篇,多篇論文在《光明日報》等權威報刊發表或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轉載,4篇研究報告入選《陜西藍皮書?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報告(2014)》;出版《資本市場博弈論》、《中外金融會計比較》、《國際金融》、《證券公司內部控制論》等金融學專著多部。

  ▲主要課程

  金融理論與政策、金融機構與市場、投資學、財務報表分析、衍生金融工具、公司金融、金融會計、行為金融學、財富管理、金融企業戰略與監管、金融服務營銷、金融機構經營管理、企業并購與重組實務、金融數據分析與量化投資、基金投資與管理
 

陜西科技大學

添加陜西科技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陜西科技大學考研分數線、陜西科技大學報錄比、陜西科技大學考研群、陜西科技大學學姐微信、陜西科技大學考研真題、陜西科技大學專業目錄、陜西科技大學排名、陜西科技大學保研、陜西科技大學公眾號、陜西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陜西科技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陜西科技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sxkjdx/yjszy_171884.html

推薦閱讀